亚急性甲状腺炎较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是甲状腺() A.体积增大、不对称。 B.切面见斑片状坏死。 C.滤泡被破坏。 D.形成肉芽肿性炎。 E.纤维化。
患者,男,52岁,近日来眼睑浮肿,然后四肢、全身也肿,皮肤光泽,按之凹陷但易恢复,同时有发热、咳嗽,小便不利等症,患者属于() 湿毒浸淫证。 风水相搏证。 水湿浸渍证。 湿热内蕴证。 脾虚湿困证。
最早发现的抑癌基因是() P53。 VHL。 APC。 DCC。 R。
男性患者,30岁,睾丸旁触及一肿物,直径1cm,缓慢生长,界限清楚,无包膜。镜下肿瘤由上皮细胞和间质成分组成,间质以纤维成分为主,上皮细胞呈立方或扁平,排列成脉管样,该疾病应诊断为() A.附睾腺癌。 B.腺瘤样瘤。 C.睾丸结核。 D.精原细胞瘤。 E.间质细胞瘤。
患者男性,65岁,因“鼻痒、流清涕、打喷嚏10余年,逐年加重”来诊。患者为铁路职工,2010年起出现胸闷气促,心悸,持续数分钟后自可行缓解。近3个月来,胸闷、气促加重。对柳絮、杂草、蒿草、氟康唑、左氧氟沙星过敏。实验室检查: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诊断: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变态性鼻炎。处方:
①沙丁胺醇气雾剂100μg×1瓶,用法:1~2揿,必要时吸入;
②布地奈德混悬液2ml,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1ml,异丙托溴胺溶液1ml,用法:氧泵雾化吸入,每日2次;
③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250μg×60吸,用法:1吸,每日2次,吸入;
④孟鲁司特钠片,用法:1片,每日1次,睡前口服;
⑤布地奈德鼻喷雾剂64μg×120喷,用法:1喷,每日2次。治疗3日后,患者出现双手震颤、心悸等症状,考虑可能是药物的不良反应,调整治疗方案后,患者症状缓解。患者针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的治疗及用药教育进行了咨询。
患者为老年男性,若出现排尿困难时需及时与临床药师或医师沟通,可能诱发尿潴留的药物是() 孟鲁司特钠片。 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 布地奈德混悬液。 异丙托溴胺溶液。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多索茶碱注射液。
绩效管理中的SMART原则中的S是指设置绩效目标过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