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卫生管理(医学高级)题库>流行病学题库

问题:

[单选] 在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对200名野外工作者进行疫苗接种以预防该病的试验.经过该病的流行季节后,结果表明85%的疫苗接种者未得病,由此研究者认为()

A . 该疫苗免疫效果欠佳,以为还有15%的人发病
B . 该疫苗免疫效果较好,因为能使85%的人不发病
C . 不能下结论,因未设对照组
D . 不能下结论,因为仅观察了该病的一个流行季节
E . 不能下结论,因未进行统计学检验

在队列研究中,计算样本量取决于下述哪个参数() 暴露组的发病率。 非暴露组的发病率。 假设检验时第Ⅰ类错误的概率。 把握度。 以上均是。 疾病流行出现周期性的主要原因是人群免疫水平的变化其条件中不包括() 传播途径通畅。 人们受感染机会多。 病后能形成免疫的疾病。 人口较少的地区。 未实施有效防制措施。 在我国19世纪20年代,猩红热重型病例多见,病死率可高达15%~20%,但近年来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有明显降低,几乎未见病死者。这是疾病在时间分布上表现出的() 短期波动。 季节性。 周期性。 长期趋势。 散发。 所谓流行病学实验是指() 在人体开展有关流行病的流行规律的实验。 将人群随机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将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组人群之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以判断措施效果的一种实验方法。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在人群现场开展的实验。 群体试验。 开展一级预防时常采取的双向策略是指() 将降低整个人群暴露于危险因素的平均水平的普遍预防和消除高危个体的特殊暴露的重点预防结合起来。 既要保护儿童免受疾病侵袭,又要保护老年人的健康。 既要进行儿童的基础免疫,又要定期对儿童进行加强免疫。 对疾病的预防既要注意生物因素,又要注意心理因素。 对疾病的预防既要注意生物因素,又要注意环境因素。 在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对200名野外工作者进行疫苗接种以预防该病的试验.经过该病的流行季节后,结果表明85%的疫苗接种者未得病,由此研究者认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