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郑州大学历史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近代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戊戌六君子
【答案】戊戌六君子是指为变法维新而献身的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地、康广仁、杨深秀等六人。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搜捕维新派人士,军机章京谭嗣同、杨锐等六人被捕,9月28日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刑场。
2. 改组派
【答案】改组派是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影响较大的一个政治反对派,全称为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主要发起人为陈公博、顾孟余等,标榜“恢复1924年国民党改组精神”。1928年会后,汪精卫集团在争夺南京国民政府最高统治权的斗争中失败。5~6月,陈公博、顾孟余在上海创办《革命评论》、《前进》等杂志,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为号召,重新制订纲领,改组国民党。1931年汪精卫宣布改组派解散。
3. 拜上帝会
【答案】拜上帝会又称拜上帝教,是清代洪秀全、冯云山创立的宗教形式的农民斗争组织。1843年,洪秀全从《劝世良言》中吸取一些基督教教义,与冯云山、洪仁矸在广东花县创立拜上帝会。后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贫苦农民中发展会员两三千人。与此同时,洪秀全回花县写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文献,进一步完善理论,提出上帝是唯一真神,人人应该敬拜;不拜邪神,不行恶事。主张天下男女尽是兄弟姊妹,要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1851年1月1日举行金田起义。在整个太平天国时期,都以拜上帝教为思想武器,进行宣传组织工作。后随太平天国失败而消亡。
4. 《穿鼻草约》
【答案】《穿鼻草约》即鸦片战争中,英国代表义律私拟的一份议和草约。鸦片战争爆发不久,道光皇帝便向英国求和,于1840年11月派钦差大臣琦善到广州与英军谈判。英国代表义律私拟了《穿鼻草约》,主要内容是: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恢复广州等地通商,归还定海等。这只是义律单方方面的行动,中英双方未正式签约。事后,两国政府都不承认这项草约。
5. 资政院
【答案】资政院是指清末预备立宪运动中设立的立法、咨询机构。1907年,清政府宣布筹设资政院,1910年9月正式成立。《资政院院章》第一条规定,资政院“以取决公论,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即为召开国会预作预备。资政院议员分为钦选和民选二种,各占100议席,外加
钦选总裁2人。资政院的职责主要有:议决国家财政预、决算;议决税法及公债;新定及修改法典,但无权制定修改宪法。议决的法案须“请旨裁决”。资政院具有一定的立法权,但还不是完全的立法机构。
6. 康有为
【答案】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艺术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曾与弟子梁启超合作戊戌变法,失败后出逃日本。辛亥革命后,康有为于1913年回国,定居上海辛家花园,主编《不忍》杂志,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与袁世凯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
7. 冀察政务委员会
【答案】冀察政务委员会是南京国民政府为满足日本“华北特殊化”的要求于1935年底设立的临时地方行政机关。由宋哲元任委员长,负责处理河北省、察哈尔省、北平市、天津市一切政务,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权。它名义上隶属于国民政府,但实际上是一个半独立性质的机构,日本帝国主义和亲日汉奸势力对它有很大影响和控制力。
8.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答案】《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提出的抗日政治主张。主要内容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改革政治机构;抗日的外交政策;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改良人民生活;抗日的教育政策;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抗日的民族团结。《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化,也是我党第一次提出建立廉政政府的政策纲领,它不仅给人民指明了走向顺利的道路,对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9. 洋务运动
【答案】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技术,兴办近代企业,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和近代工业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奕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运动分为两个阶段:70年代以前,以官办为主,兴办了马尾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制造局等军事工业,并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科学技术。70年代起,为维持军事企业,洋务派开始创办民用企业,采取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方式,开办了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轮船招商局等民用企业。1885年后,洋务派控制海军衙门,建立北洋海军,并创办了一些工矿企业。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10.《孙文越飞宣言》
【答案】《孙文越飞宣言》是1923年孙中山与苏联代表越飞在上海联合发表的宣言。1923
年1月,苏联特使越飞来沪与孙中山会晤,商讨关于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军以及共产国际援助
中国革命等一系列问题。26日,双方联名发表《孙文越飞宣言》,为国共第一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二、论述题
11.简要总结太平天国前期的军事成就和原因。
【答案】(1)太平天国前期的军事成就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为了巩固政权,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太平天国同时进行了北伐和东征西讨,北伐军深入清朝统治的中心地区,打乱了清军的战略部署,为其西征和东征创造了有利的战场条件,但因孤军深入,被清军围困。太平军的东征,攻破了江北、江南大营,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2)太平天国前期取得军事成就的原因
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外来资本主义的侵略,再加上自然灾害使得广大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所以其反封建反侵略的行动和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对下层民众有着相当的号召力,群众奋起反抗,打击官僚地主,分得土地,为起义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太平军的领导核心比较团结,进取心比较强,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战略上积极主动、指挥灵活。而清政府的统治却是日渐腐败,八旗兵已经腐朽,军备废弛,纪律败坏,战斗力大为削弱。
③面对太平天国运动,使得外来侵略势力不清楚形势,也不清楚太平天国的对外政策,所以对太平天国采取了“中立”政策,这也有利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迅速发展。
12.简述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及其特点。
【答案】(1)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一些积极参与洋务事业的士大夫,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生产方式、科学技术以及西方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了解日益増加,并对中国的落后感到担忧。他们主张要向西方国家学习,不但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进行某些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希望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国家。这些开明士大夫们逐渐形成了一个知识分子群体,即早期的一批维新思想家或维新派,他们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郑观应、王韬、马建忠、薛福成等,其代表性著作分别为《盛世危言》、《搜园文录外编》、《适可斋纪言纪行》、《筹洋刍议》。
(2)早期维新思想的特点:
①早期维新思想家们都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他们强烈谴责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特别是对条约中有损中国主权的规定,并指出这些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无穷的祸害。
②早期维新思想家们会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民主思想,他们认识到中国的落后,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结果。他们认为国家政治制度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并将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介绍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