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814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党报评论怎样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答案】党报评论要有说服力和感召力,须从五方面做努力:
(1)化被动为主动
①为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在各类突发事件、热点新闻面前,党报评论一定要及时准确,抢占舆论引导第一落点,将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与事件处置同步推进,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观点,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掌握主动,从而最大程度地挤压谣言传播空间,真正占领舆论制高点。
②党报评论要化被动为主动,在关键时刻不缺位、不“失声”,除对突发事件、热点新闻要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观点外,主动设置话题,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尤为关切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生发评论,也是党报自觉引导舆论的一个重要路径。
(2)化说教为说理
党报评论要化说教为说理,关键在指导思想上要实现“三个转变”。
①由命令向对话转变,要放下架子,端正位置,从内心深处把受众视作朋友,平等沟通,倾心交流,多些释疑解惑,多些循循善诱,多些和风细雨,多些人文关怀,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②由指导向引导转变,其主旨是带领,是指引,是指明方向,是选择路径,绝不“越姐代l}".“按图索骥,’,而把最终的评判权、选择权和决定权交给受众自己。
③由灌输向疏导转变,要以人为本,把读者是否接受,宣传是否有效果放在首位,在为群众分忧、减压、解愁方面有所作为。要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疏导群众心理,理顺社会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鼓与呼。这不仅是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问题,而是与群众观点、百姓情怀密切联系在一起。
(3)化生硬为生动
①要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善于使用源于生活本身的“新鲜”语言,吸收富有表现力的时代语言,力求使评论同拍共振。
②要适当借鉴文学表现手段,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把评论写得五彩缤纷、绚烂夺目,从而实现传播价值。
③文章要有优美的韵律,要有明快的节奏,要有个性化的文字。语意含糊的句子要改,不够有亮度的句子要换,不够简洁的句子要删。
(4)化单向为双向
党报评论必须遵循“劝导传通”的规律,化单向为双向,要放下身段,面向基层,面向实际,改变居高临下、唯我独尊的评论诉求方式。要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群众心声结合起来,把体现领导意图与通达社情民意、反映公众诉求结合起来,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在论述方式上要做到以下方面:
①从命令训诫式向平等商量式转变:②从专家主导式向公众参与式转变;
③从道德评判式向专业分析式转变。
对一些有争议的话题,通过设置正方和反方,给公众提供思考问题的不同视角,注重引导公众积极参与; 对同一个话题,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加以讨论,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 运用对话和访谈的方式,主要由编辑记者依据特定的新闻事件设置话题,请专家学者发表高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化互动为互赢
为应对网络评论的挑战,党报评论应“取其长、避其短”,加速自身改革,实现报网互动,在评论的时效性、贴近性、互动性和大众化上狠下工夫,努力抓出成效,达到互学共赢的效果。
2. 常用的逻辑推理形式有几种? 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i )直接推理由一个直言判断前提推导出另一个直言判断结论的推理。这种推理方法是“一步到位法”,直截了当地说理,明白晓畅,富有说服力。
(2)演绎推理
又称三段论推理,是借助一个共同概念把两个直言判断相联系,从而推导出一个新判断的三段论证推理。
(3)归纳推理
由个别或特殊性知识的前提,推导出一般性知识结论。归纳推理是在大量例证的基础上摆事实、讲道理,有理有据,有很强的说服力。
(4)类比推理
由两个(或两类)事物的某些属性相同,推导出它们的另一属性也可能相同的一种间接推理。类比推理离不开联想思维与比喻论证,在新闻论评论证中经常使用。
一、简答题
1. 时评作者在进一步提高自身素养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i )时评作者要全面提高自身素养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学以立德。即通过学习,努力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清醒、坚定、全面,在多样之中有判断,多变之中有定力。
②学以增智。即努力掌握经济、科技、法律、管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使自己成为博学多才、视野开阔的多面手。
(2)坚持因时因地因问题而宜
①写时评,要防止急功近利,一味炒作,刻意追求“第一时间”。
②“时评”在突出时效性的同时应服从于政治性,最重要的是要在讲究及时性的同时,注重讲究“时宜性”,因时因地因问题而宜。
(3)不断激发新闻时评的生机与活力
①时评紧跟重要新闻事件、热点问题、热门话题,褒扬正义、鞭挞丑恶、建言社会,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一点贡献。
②个性是时评的魅力所在,独特的风格不舍是时评作者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2. 撰写系列评论和“对话体评论”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撰写系列评论应注意的问题
系列评论往往具有持续时间长、包容量大、强势效应突出等优势,是评论文章中的“集束武器”。在写作中应注意:
①要精心策划,对以什么为主题,出什么样的思想观点,采用哪一类风格,运用哪些基本材料以及推出频率等都必须心中有数。
②要紧密配合,各篇之间既有分工,又有联系,要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各有侧重,层层推进,合而一体,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③要言之有物,一定要有的放矢,力求每篇评论都能有一点深刻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观点,给人以新的启迪。
④有“评”有“论”,以理服人。有时也可以将说理与抒情相结合,使情理交融、理情并茂。
(2)撰写“对话体评论”应注意的问题
“对话体评论”是将对话主体(本报评论员)与对话客体之间,对某一问题或某种现象的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