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01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之《管理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目标效价
【答案】目标效价又称目标价值,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将要达到的目标的效用价值的估价,即对组织所提供的诱因或报酬的全部预期价值的主观估计,衡量其价值大小的依据是这些诱因或报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个人的需要。
2. 目标网络的内涵。
【答案】目标网络的内涵表现为以下四点:
(1)日标和计划很少是线性的,即并非当一个日标实现后接着去实现另一个目标,如此等等。日标和规划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着的网络。
(2)主管人员必须确保目标网络中的每个组成部分要相互协调。不仅执行各种规划要协调,而且完成这些规划在时间上也要协调。
(3)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在制定自己部门的目标时,必须要与其他部门相协调。有人研究得出结论,一家公司的一个部门似乎很容易制定完全适合于它的目标,但这个目标却在经营上与另一个部门的目标相矛盾。
(4)组织制定各种目标时,必须要与许多约束因素相协调。
3.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答案】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是把直线制和职能制结合起来形成的组织结构,是以直线为基础,在各级行政主管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别从事专业管理,作为该级行政主管的助手,实行行政主管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直线职能制普遍适用于组织规模不大、产品品种不太复杂、市场环境较为稳定的各类中小企业。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如下:①优势表现为:既保持了直线制集中统一指挥的长处,又吸取了职能制发挥专业管理的长处; 既摒弃了直线制管理粗放的缺点,又避免了职能制多头指挥的弊端。②不足之处表现为:权力集中于最高管理层,下级缺乏必要的自主权; 参谋部门与指挥部门之间目标不统一,造成决策迟缓; 各职能部门之间横向联系较差,容易产生矛盾; 信息传递路线长,反馈速度慢,难以迅速适应环境变化。
4. 群体
【答案】群体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具有某些共同的利益需求或思想情绪、情趣,通过特定的相互关系而结成的两人以上的集体。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①成员有共同的目标; ②成员对群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群体内有结构,有共同的价值观等。
5. 正式群体
【答案】(1)正式群体的定义
正式群体(Formal Group )是指有明文规定的、由一定社会组织认可和组织结构确定的、有明确的组织目标、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2)正式群体的特点
①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其基本职能是完成组织任务;
②是按组织的章程和组织规程建立起来的,列入组织的正式机构的序列之中;
③其成员有明确的编制,其领导者有正式的职务头衔,由组织赋予明确的职权与职责;
④是建立在组织效率逻辑和成本逻辑的基础之上的,是按照组织的规程行事的。
(3)正式群体的类型
①命令型群体。命令型群体是指直接对某主管负责、向某主管报告工作的下属同其主管之间构成的群体。
②任务型群体。任务型群体是指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或课题而在一起工作的群体。它也是由组织结构决定的,由来自组织各个部门、各个层次的人员组成。
二、简答题
6. 如何根据不同标准分析和研究不同类型领导的特点?
【答案】(1)按权力运用方式
①集权式领导者。指把管理的制度权力相对牢固地进行控制的领导者。
集权式领导者的优势在于通过完全的行政命令,使管理的组织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低于在组织边界以外的交易成本,可能获得较高的管理效率和良好的绩效。这对于组织在发展初期和组织面临复杂突变的环境时,是有益处的。但长期将下属视为某种可控制的工具,不利于其职业生涯的良险发展。
②主式领导者。其特征是向被领导者授权,鼓励下属的参与,并且主要依赖于其个人专长权和模范权影响下属。
民主式领导者的缺陷在于权力的分散性使得组织内部资源的流动速度减缓,增大了组织内部的资源配置成本。其好处在于通过激励下属的需要,发展所需的知识,尤其是意会性或隐性知识,能够充分地积累和进化组织的能力,员工的能力结构也会得到长足提高。
(2)按创新方式划分
①魅力型领导者。这种领导者有着鼓励下属超越他们预期绩效水平的能力。
魅力型领导者的影响力来自以下方面:①有能力陈述一种下属可以识别的、富有想像力的未来远景; ②有能力提炼出一种每个人都坚定不移赞同的组织价值观系统; ③信任下属并获取他们充分信任的回报; ④提升下属对新结果的意识; ⑤激励他们为了部门或组织利益而超越自身的利益。⑥变革型领导者。这种领导者鼓励下属为了组织的利益而超越自身利益,并能对下属产生深远而不
同寻常的影响。变革型领导者关心每个下属的日常生活和发展需要,帮助下属用新观念分析老问题,进而改变他们对问题的看法,能够激励、唤醒和鼓舞下属为达到组织或群体目标而付出加倍的努力。
(3)按思维方式划分
①事务型领导者。又称维持型领导者,这种领导者通过明确角色和任务要求,激励下属向着既定的目标活动,并且尽量考虑和满足下属的社会需要,通过协作活动提高下属的生产率水平。他们对组织的管理职能和程序推崇备至,重视非人格的绩效内容,并且严格遵守组织的规范和价值观。
②战略型领导者。其特征是用战略思维进行决策。他们认为组织的资源由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有目的地整合资源的能力构成。他们的焦点经常超越传统的组织边界范围中的活动,进入组织之间的相互关联区,并将这种区域视为组织潜在的利润基地。
战略型领导行为系指拥有预见、洞察、保持灵活性并向他人授权,以创造所必需的战略变革能力。战略领导是多功能的,涉及通过他人进行管理,包含整个企业的管理,并帮助组织处理随着竞争环境的巨变带来的变化。
7. 简述培训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案】培训需求分析作为培训的首要与必经环节,是指通过对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技能、知识、态度等分析,确定个体现有状况与应有状况的差距,以及组织与个体的未来状况。因此,培训需求分析三大内容:个体分析、组织分析、战略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培训需求分析的个体分析。培训需求分析的个体分析是以工作人员个体作为分析的对象,主要分析工作人员个体现有状况与应有状况之间的差即,在此基础卜确定谁需要和应该接受培训及培训的内容。对工作人员进行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个体绩效分析。往往是通过绩效评估的方式进行的。通过对工作人员绩效的分析,可以发现工作人员绩效水平的高低,从而进一步寻找绩效水平较低的原因:知识技能问题、组织体制问题、士气问题等,以决定是否需要通过培训来解决问题。对工作人员进行分析的另一重要方面是知识、技能和能力分析。首先要确定一个分析标准,即工作人员从事某一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拿这些标准同工作人员现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比较,寻找它们的差即,以此为依据来决定谁需要参加培训及培训的内容。
(2)培训需求分析的组织分析。培训需求的组织分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培训需求的组织分析主要是指通过对影响培训规划设公}一和组织绩效的组织目标、资源、环境等因素的系统分析,准确找出组织存在的问题,并确定培训是否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及组织最需要的培训类型等。从狭义上讲培训需求的组织分析主要是指通过对完成组织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状况同现有状况的差距的分析,确定组织的培训需要及内容。
(3)培训需求分析的战略分析。传统上,人们习惯于把培训需求分析集中在个体与组织方面,并以此作为设计培训规划的依据。一般说来,集中于个体与组织的需求分析,对组织的过去和现在的需求比较敏感。要求在注重过去与现在需求分析的同时,还应该重视组织及其成员未来的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