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2岁。1987年9月因发热半天,呕吐2次,半小时前突然面色发灰,四肢发冷,来院急诊。体检:体温40℃,神志尚清,精神萎,重病容,面色发灰,口唇轻度紫绀,呼吸速,四肢冷,皮肤可见花纹,血压4/0kPa,脉细速,每分钟160次,心率速,心音较弱,两肺呼吸音粗,腹软,巴氏征、布氏征均阴性。肛拭大便常规,白细胞10~20/HP,红细胞1~1/HP,吞噬细胞0~1/HP。临床诊断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基本病变应为() A.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结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 肠粘膜呈节段性、坏死性炎症。 肠粘膜呈点状坏死及溶解。 肠粘膜组织溶解性坏死形成溃疡。
奠定西方医学人道传统的文献是()。最早明确提出保守医密和反对堕胎这两条医德规范的是()。 《黄帝内经》。 宋国宾《医业伦理学》。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誓言》。 帕茨瓦尔《医学伦理学》。
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描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关节病变常呈对称性,伴有压痛,反复发作。 无关节外病变损害。 与环境、感染、遗传、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类风湿因子为阳性。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患者,男,40岁,因"感冒后咳嗽、咳痰,夜间高枕卧位1周,尿少、体重增加、肢端水肿3天"来诊。水肿每于下午出现或加重,休息一夜后减轻或消失。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20年。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早期出现在()。 A.低垂及组织疏松的部位。 腹腔。 胸腔。 肢体。 头颈部。
医学伦理学作为学科出现的标志是()。奠定中国医学人道传统的文献是()。 《黄帝内经》。 宋国宾《医业伦理学》。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誓言》。 帕茨瓦尔《医学伦理学》。
类风湿关节炎常选用的治疗药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