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北经贸大学跨文化传播学之中国文化概论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选择题

1. 我国对外关系史上,发生在唐太宗时的重大事件是(_____)。

A. 张骞出使西域

B. 郑和下西洋

C. 玄奘大师印度取经

D. 印刷术传到外国

【答案】C

【解析】玄奘,出家后在长安、成都等地遍访名师,为了了解佛学底蕴,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私出玉门关,取道西域,经葱岭,到达古印度境内,研习讲学,周游印度,历时19年,其所著《大唐西域记》详述亲所历见的各国风土人情,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不朽之作。

2. 生活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传统上他们居住的是( )民居。

A. 土楼

B. 杆栏式

C. 窑洞式

D. 三房一照壁式

【答案】B

【解析】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因此根据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形成各种不同风格和不同形式的住宅,如江南的官商府第、楼房民宅,黄土高原的窑洞,云南地区的杆栏式小楼,维吾尔族的庭院和蒙古族的蒙古包等。

3. ( )于7世纪中叶传入我国,五代、北宋之际开始传入中国新疆地区,元代在中国全面发展,与道教等其他宗教处于同等地位。

A. 佛教

B. 伊斯兰教

C. 基督教

D. 景教

【答案】B

【解析】7世纪中叶伊斯兰教开始由阿拉伯传入中国,经过长期的传播、发展和演变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教。唐宋时期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内地旱期传播时期。新疆伊斯兰教约于五代北宋之际伊斯兰教从中亚开始传入新疆地区。元代至明代前期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内地广泛传播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

4. 《西厢记》的作者是元朝的( )。

A. 关汉卿

B. 马致远

C. 白朴

D. 王实甫

【答案】D

【解析】土实甫是兀代前期又一位杰出的戏剧家,他所创作的杂剧,至今仍存十四种,其《西厢记》被誉为“天下夺魁”。

5. 古时姓与氏是分开的,以区别血统和子孙,二者混合为一大约是在( )时期。

A. 先秦

B. 秦汉

C. 魏晋

D. 隋唐

【答案】B

【解析】姓与氏混合为一,大约在秦汉时代。到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候,二者已经没有什么区别,表明在进入封建的大一统社会以后,姓氏原有的区别己经毫无意义了。

6. 以下( )国家不与中国接壤。

A. 马来西亚

B. 缅甸

C. 老挝

D. 吉尔吉斯斯坦

【答案】A

【解析】中国在陆地方面与14个国家接壤,分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占、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

7. 明清两代科举的正式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会试之后,经过朝考才能分配官职。《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就是对范进参加( )的描写。

A. 院试

B. 乡试

C. 会试

D. 朝考

【答案】B

【解析】乡试及格者都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是解送朝廷录用之意。中举以后,就算正式进入了统治阶级,可以被人们称作“老爷”,既可以参加会试,继续上进:也可以要求担任

教职,去做学官,甚至还可以参加大选,候补知县。《儒林外史》描写的“范进中举”,指的就是乡试。

8. ( )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A. 长江

B. 黄河

C. 珠江三角洲

D. 华北平原

【答案】B

【解析】黄河的长度逊于长江,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但它与中国文明发生、发展的关系却更为人们所重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民族信念。

9. 长江的源头是( )。

A. 雅鲁藏布江

B. 澜沧江

C. 怒江

D. 鸭绿江

【答案】A

【解析】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高的大河,位于西藏自治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全长3848公里,被藏族视为“摇篮”和“母亲河夕,,是长江的源头。

10.传统汉字学有“六书”的说法,“六书”指的是( )。

A. 汉字的六种写法

B. 汉字的六种字体

C. 六种研究汉字的书

D. 汉字造字和用字的六种方法

【答案】D

【解析】关于“六书”的说法一般采用《说文解字》中的名称,《艺文志》中的顺序,表述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前四种是造字之法,称为“四体”,后两种是用字之法,称为“二用”

二、填空题

11.《_____》是被称为“药王”的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邀的著作。

【答案】千金方

【解析】唐代名医孙思邀耗毕生的精力从事治疗和著述,他先后编成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载方6000余条,涉及中医百科,被称为中医百科全书式的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