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740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课程改革的代表人物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一书面世。下列对该书基本主张的概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强调学术标准,注重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B. 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和发现教学法的运用
C. 强调中小学教师和课程专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D. 主张任何学科都能以某种方式交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
【答案】A
【解析】心理学家布鲁纳以《教育过程》为名发表了改革中小学课程报告。其基本思想是:①强调早期教育,发掘儿童智力潜力; ②逐级下放科学技术课程,缩短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的距离; ③用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作指导,编制结构课程,并使之与教学过程结构和儿童的智力发展结构相适应,成为儿童可掌握的内容; ④鼓励学生用探索的发现式方法学习。布鲁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结构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包括: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由于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构成一系列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结构,因此,教授任何一门学科,主要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这门学科所特有的研究方法。
2. 涂尔干说:“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论断正确地指出了( )。
A. 教育具有社会性
B. 教育是社会复制的工具
C. 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化
D. 儿童对成人施加的影响小是教育
【答案】A
【解析】教育的社会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特别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活动,旨在培养有独特个性和创造力的个人,并最终使人由一个“自然人”“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就是实现个体的社会化。涂尔干的话表明了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因此,答案选A 。
3. ( )被称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摇篮”。
A. 天津水师学堂
B. 江南水师学堂
C. 浙江船政学堂
D. 福建船政学堂
【答案】D
4. 某班教师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了一系列学习竞赛活动。结果如教师所料,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但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之间相互猜忌、隐瞒学习资料等现象日趋严重。上述事实表明,教育( )。
A. 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B. 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C. 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D. 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答案】D
【解析】从作用的方向上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负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显性教育功能是指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 隐性教育功能是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开展学习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属于
正向的显性功能; 但导致学生相互猜忌、隐瞒学习资料等现象属于负向隐性功能。因此,答案选D 。
5. “玉小琢,小成器; 人小学,不知道”的思想出自( )。
A. 《学记》
B. 《大学》
C. 《论语》
D. 《师说》
【答案】A
6. 按照柯尔伯格的理论,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准习俗水平
【答案】B
【解析】此题是对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考查。柯尔伯格将道德发展阶段分为前习俗
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分为“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朴素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 习俗水平分为“好孩子”“尊重道德规则和社会习俗,维护传统的社会秩序”两个阶段; 后习俗水平分为“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良心或普遍原则定向阶段”。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或好孩子定性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习俗水平。
7. 近代法国中央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确立的标志是拿破仑第一帝国时期设立的( )
A. 帝国大学
B. 教育部
C. 大学区
D. 索邦大学
【答案】A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对近代法国中央集权式管理体制确立的过程的掌握程度。拿破仑
1808为了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在全国统一贯彻帝国教育法令,建立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
年,建立帝国大学,使之成为全国最高的教育领导机构。大学首脑称作“大学总监”,由拿破仑直接委派。同时,将全国划分为29个大学区。大学区总长、帝国大学和学区的督学以及学区大、中学的教师都属于国家官员,由帝国大学总监任免。在中央集权下,法国的各级各类学校未经帝国大学总监允许,不得开办。这道题的关键词是中央集权式管理,和确立标志。大学区只是中央式管理体制确立后所设立的一部分。
8. 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条原则是( )。
A. 因材施教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量力性原则
【答案】D
【解析】此题是对教学原则的考查。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长久的保持在记忆中,并根据需要准确而及时地再现和运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