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选题

1. 美国利用庚款兴学在中国兴建了什么学校? ( )

A. 京师学堂

B. 清华学堂

C. 天津学堂

D. 福州学堂

【答案】B

2. 在问歇强化的条件下,刺激一一反应联结的特点是( )

A. 建立快,消退也快

B. 建立快,消退慢

C. 建立慢,消退快

D. 建立慢,消退也慢

【答案】D

【解析】连续强化的条件下,新行为建立快,但消退也快。组织行为学中强化程序的一种,指每一次理想行为出现时,都给予强化,也可以说是即每一次正确反应后都给予一次强化。可以快速学习新行为,但习得行为也会快速消失,例如表扬和恭维。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新行为建立慢,但消退也慢。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在强化的时候,可以使用普雷马克原理。行为强化的程序主要有两种基本模式: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根据间歇强化的比例和时间是否固定,可以把它分成四种类型,分别是固定比例的间歇强化、可变比例的间歇强化、固定时间的间歇强化、可变时间的间歇强化。固定比例的间歇强化(定数强化)是指当个体的行为达到所要求的特定次数时才能得到强化。可变比例的间歇强化(变数强化)是指每次强化所要求的行为反应数日不是固定的,而是围绕一个平均值不可预测地变化着。固定时间的间歇强化(定时强化)是指行为在前一次强化之后,需要经过一段固定的时间后再次发生才给予强化。这是以反应时间而非反应数量为单位来实施的强化。可变时间的间歇强化(变时强化)是指每次给予强化的间隔时间是不固定的。在间歇强化程式中,相比固定强化方式安排下习得行为的消退而言,可变强化方式安排下习得行为的消退要慢。

3. 下列表述中,体现洛克绅士教育主张的是( )

A.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B. 身体健康重于精神健康

C. 精神健康重于身体健康

D. 禁欲与惩罚可以促进精神健康

【答案】A

4. 唐朝时期,从哪个国家引进了佛学? ( )

A. 朝鲜

B. 印度

C. 日本

D. 波斯

【答案】B

5.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教育理论界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教育与发展的教育实验,形成了实验教学论体系其代表人物是( )

A. 马卡连柯

B. 赞科夫

C. 巴班斯基

D. 苏霍姆林斯基

【答案】B

6.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下列属于我国基本教育制度的是( )

A. 学区教育制度

B. 成人教育制度

C. 教师教育制度

D. 教师资格制度

【答案】B

7. 以下判断不能说明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是( )。

A. 教育是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助推器

B. 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C. 教育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

D 教育具有自我复制性

【答案】A

【解析】教育独立性是相对的,由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即教育活动必须接受社会的物质支持,并传播一定的政治和社会价值体系。

8. 在道德教育问题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 )。

A. 道德教育等同于宗教教育

B. 德行培养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C. 道德教育应戒绝使用斥责或鞭挞一类惩罚手段

D. 道德教育应以《圣经》有关诫命的学习为主

【答案】B

【解析】夸美纽斯非常重视道德教育,把培养德行看作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他看来,德育比智育更为重要。①他的道德教育理论突破了宗教教育的模式,把世俗道德培养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分; ②在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上,他也突破了宗教教育的束缚,不以基督教教义为理论基础,而是以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为理论基础; ③在道德教育内容上,他把勇敢、智慧、节制、公正,还有劳动教育作为内容; ④德育方法上,采用正面教育、养成道德行为习惯、榜样、教诲与规则、择友等方法。

9. 在期末复习时,学生采用将课文内容以列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资源管理策略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学习策略基本含义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复述策略是通过画线、复习等方式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加工,以利记忆的过程; 精细加工策略一般通过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等策略,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寻求字面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或者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 组织策略通常采用列提纲、画网络关系图、流程图和表格等形式,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使之形成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目的的一种学习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学业求助策略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0.下列说法没有体现启发诱导原则的是( )

A. “不愤不启,不徘不发”

B. “叩其两端而竭焉”

C.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D. “君子之教,喻也”

【答案】C

11.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问题千头万绪,但基本可以用“愚”、“弱”、“穷”、“私”这四个字来代表,据此,他提出了著名的“四大教育”理论,其中,解决“愚”这一问题的是( )。

A. 生计教育

B. 卫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