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学位]之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HSK
【答案】HSK 是“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专为测试外国人和非汉族人的汉语水平而设计的一种考试,由笔试和口试两部分组成,笔试分为六级,口试分为三级。其设计依据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考试大纲》。
2. 迁移与泛化
【答案】迁移是指第一语言的某些结构特点和使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经验,可以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和使用有启发作用。对第二语言学习起积极作用的叫正迁移作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特点、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民族习惯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对第二语言有干扰甚至抗拒作用,即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具有负迁移作用。
泛化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认知过程中,到了一定阶段,由于学习内容的扩大和丰富,会逐步放宽对语言知识的认知和应用,甚至放宽所学到的语言规则,从而出现一些偏误或失误。但随着学习的深化,学习个体会进行部分调整,泛化现象也能得到一定的控制。
3. “语言习得机制”(LAD )假说
【答案】“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是心灵主义(内在主义)关于儿童习得第一语言的理论。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认为人类具有一种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习得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LAD )
4. 教学大纲
【答案】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制定,对具体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分为语法大纲、句型大纲、词汇大纲、情景大纲、功能大纲、意念大纲。
二、填空题
5. 第二语言测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大类。
【答案】水平测试:成绩测试:诊断测试:潜能测试
【解析】水平测试又称能力测试,目的在于测量受试者现有的整体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以评定是否达到胜任某项任务的要求。成绩测试义称课程测试,目的是检查学习者在某一教学阶段是否掌握了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上取得什么成果。诊断测试是为了了解受试者在学习某一具体内容或在较短的一段学习时间里所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测试。潜能测试又称
性向测试,目的在于了解受试者学习第二语言的潜在能力和素质。
6. 对测试进行规范主要针对_____、_____和_____进行规范。
【答案】测试原则; 测试方式; 成绩评定方式
【解析】语言测试是根据一定的评估目的,以抽样方式通过有限试题来诱导出受试者的言语行为,然后借助于定量描述来推断受试者掌握的该语言的知识和能力。
7. 塞林克提出的“中介语”是指介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它是由_____创造的语言系统。
【答案】语言习得机制
【解析】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语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不断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
8.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语言学; 心理学; 教育学
【解析】对外汉语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交叉学科。①从本体论角度看,对外汉语研究汉语本体,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②从认识论角度看,对外汉语研究汉语习得与认知,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③从方法论角度看,对外汉语研究教学理论与方法,理论基础是教育学; ④从工具论角度看,对外汉语研究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9. Photoshop 是一种____处理软件。
【答案】图像
【解析】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来开发教学软件,如Dream Waver等。另外,常用的图形处理软件有Photo Shop等。常用的动画软件有Flash 等,声音处理软件有Cod Edit等,视频处理软件有Premiere 等。
10.对外汉语语言要素的教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答案】语音; 语法; 词汇; 汉字
【解析】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区别意义的声音,是语言交际功能的声音形式。语音发音准确是语音学习的基本要求。词汇学习贯穿语言学习的全过程。语法即存在于语言使用者头脑中的各种规则,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11.CAI 是利用____辅助教师教学,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式与技术。
【答案】计算机
【解析】CAI 亦称多媒体课件,包括集成性(声、图、文、像并用)、交互性(区别其他教学软件的特点之一,结构是非线性的)、个别性(个性化)、教育性(体现重点、难点)、科学性、技术性等特点。
12.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_____的能力。
【答案】说; 写
【解析】语言交际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说话、演讲、作报告)及书面语言(回答申论问题、写文章)的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
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
13.语言学习理论研究历来是_____研究的重要领域。
【答案】语言教学
【解析】语言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特定方法的教学活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教学的任务是培养、提高受教育者的语言能力,包括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教学。
14.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_____四个步骤。
【答案】预测
【解析】语言对比分析代表人物为美国语言教育家拉多。他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一一反应一一强化的过程形成的习惯,但与第一语言习得不同的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已产生了迁移的作用,两种语言最不同的地方最难掌握,相同或类似的地方较易掌握。因此他主张对两种语言进行语音、语法对比,从而确定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对不同点加强教学。
三、简答题
15. 简论第一、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性特征(简述儿童第一语言学习与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答案】儿童第一语言学习与成人第二语言学习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习的主体不同
第一语言习得的主体是儿童,第二语言学习的主体大多是过了青春期的成年人。两者的学习主体在生理、心理、智力上都有差异。
(2)学习的起点不同
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之前,没有任何语言,他是通过“语言习得机制”来接触和使用第一语言并认识它。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之前,己经掌握了第一语言,他是通过对第一语言的知识和科学的思维能力来接触和使用第二语言并认识它。
(3)学习的条件与环境不同
儿童总是处于一种自然的语言环境之中,不受时间限制,大量地接触自然的语言。语言环境比较单纯,没有第二语言的干扰。
第二语言学习一般在正式场合(课堂)里进行,时间有限。课堂以外,一般没有使用外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