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答案】(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并不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口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己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看法。
(2)这种在没有现成知识经验前提下的解释,并不是都是胡猜乱想,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真正地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作为学习新的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已有知识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3)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的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需要与学生共同就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做出某些调整。
(4)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们看到那些与他们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对象:中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义学科。教育心理学旨在如何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内容: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 ③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 影响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教学组织。
(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 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 教学之后的检测和反思。
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3. 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
【答案】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中主要的贡献是他关于有意义学习、认知同化与先行组织策略以及接受学习的理论。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己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外部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这种逻辑意义指的是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②内部条件: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新知识与他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4. 常见的教学测验有哪些类型?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答案】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学测验可以用来测量和评价学生在一定群体中的等级,也可以用来测量和评价学生是否有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常见的教学测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教学测验的类型
①常模参照测验与标准参照测验
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学生团体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就某学生得分的高低来说明其在学生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将学生分类排队。学生成绩的高低是相对的。
标准参照测验是指在学校里,凡是参照规定的作业标准,核对学生的测验得分,评定其是否达到标准以及达标的程度如何的测验。
②准备性测验、形成性测验与总结性测验
准备性测验:一般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施行,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未来的教学活动的准备状态,即是否具有完成新的教学任务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有效地安排教学。
形成性测验:一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程度,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缺陷,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提高教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总结性测验一般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目的在于考查教学目标达到何种程度,判明是否有必要修订教学目标,重新进行补救教学,同时,检查教学活动的组织是否得当,教材的安排是否
合理并确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其目的在于对整个教育活动所取得的较大成果作更为全面的评价。一般在形成性测验的基础上进行。
③标准化学绩测验与教师自编测验
标准化学业成绩测验是指由学科专家和测验编制专家共同按照标准化程序为受过某种教学或训练的人员编制的测验,目的在于评价经教学或训练后的实际工作表现。
教师自编测验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而自行设计和编制,用来考查学生学习进步请况的测验。
(2)特点和作用
①常模参照测验与标准参照测验
常模参照测验:着重学生个人之间的比较,适于区分学生的成绩水准,可供选拔、编班、编组之用。这种测验要求测得的分数变异性大,得分的范围广,充分显示个别差异; 要求试题有很强的鉴别力。这种测验重视名次排列,鼓励竞争,对学生的学习能起考核和监督的作用,但缺少诊断困难的效用,且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紧张与焦虑。
标准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能用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情况,哪些学得较好,哪些没有学好,需要补救。标准参照测验主要用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测量,用于诊断及个别指导。
②准备性测验、形成性测验与总结性测验
准备性测验:一般属于掌握性测验,试题难度较低,考核内容主要是有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目的在于为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提供依据。这种测验一般在老师不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时,或者所预测的学习结果非常具体并有明显的顺序的情况下采用。
形成性测验:一般要根据情况进行多次,它应成为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试题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制定,可难可易,一般由任课教师本人根据教学进度和实际教学情况实施。但它一般不以区分学生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学生分等鉴定,以及学生间成绩的比较。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反馈一调节功能主要是通过形成性测验来实现的。
总结性测验:因其涉及的范围广,所以测验的内容须注意代表性,各种试题的比例应与整个课程各类学习结果所占的比例相当。
③标准化学绩测验与教师自编测验
标准化测验:是已经具备常模、效度、信度、施测程序和计分方法等基本条件的心理教育测验。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都可以是标准化测验,而标准化学绩测验则是标准化测验的一种。由于标准化学绩测验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的优点,所以它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工具之一。这种测验在国外使用比较普遍。
教师自编测验:由于学校科目繁多,教学检查需经常进行,而教师自编测验操作过程简单,施测手续方便,应用范围一般限于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是实际教学中应用最多和教师最愿意用的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