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4
● 摘要
一、术语解释
1. 旅行采访
【答案】旅行采访是指记者选择特定的路线,以旅行方式在沿途进行的采访、考察活动。这是一种流动性很大、见闻广、带有一定艰险性,但却富有魅力和情趣的一种采访活动。以采访、考察的成果写成的通讯称“旅途通讯”。
2. 旁观性观察
【答案】旁观性观察,又称非参加性公开观察,是指记者亮明身份,直接在现场进行目击采访,从观察者的角度来审视现场情景和事件的发展。这是最经常、最普遍采用的方式。在这种观察中,记者一般不参与现场活动,也不介入争端,只是用眼睛像摄像机那样,机灵而客观地“摄取”现场的各种情景。
3. 舆论
【答案】舆论,即众人的议论,或公众的意见。舆论的定义非常多样化,人们都意识到舆论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什么是舆论却从来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就和其它社会科学一样。有学者认为: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新闻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代表。
4. 政治观点
【答案】政治观点,即在新闻宣传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所谓正确的政治观点,是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观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观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观点。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要体现在各种具体问题上。在处理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文化、政治与军事等各种关系时,既要反对脱离政治的倾向,又要防止空喊政治口号、用政治代替一切的倾向。
二、简答题
5. 简述记者采访前准备的基本内容。
【答案】准各工作有临时性的和经常性的两种。临时性的,是指在接受某项具体报道任务时,根据具体报道任务的需要所进行的准备工作。这样的准备工作,目标明确、具体。经常性的,是指平时的积累,这样的准备工作目标虽不那么具体,但却是报道的基础。
(1)临时性准备工作
临时性准备工作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明确采访目的。记者每一次采访,首先要明确目的:为什么要进行这次采访,这次采访的意义何在,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写出的报道是给什么人看的,估计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响等。这样
第 1 页,共 5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