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正确的是() 胰液中的各种酶被激活,对胰腺及其周围组织产生"自身消化"。 弹力蛋白酶破坏血管壁、胰腺导管,使胰腺出血和坏死。 胰舒血管素可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蛋白酶和脂肪酶造成组织细胞坏死。 脂肪酶将脂肪分解成脂肪酸,使Ca2+结合形成脂肪酸钙,血Ca2+降低。 以上都是。
下列血液成分测定中不正确的是() 肌酸激酶测定,采血前应避免剧烈运动。 血清K+测定,应避免溶血。 血清铁测定,容器应避免与铁接触。 血糖测定,标本放置一般可超过4小时。 淀粉酶测定,由于钙存在可被激活。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8岁。7天前开始发热,腹泻,经用“黄连素”等药,5天后治愈。12小时前赴宴回家即发现双下肢无力,2小时前全身无力,不能起床。体检:烦躁不安,气促,说话困难,口唇发绀,四肢肌力Ⅰ级,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痛觉存在,排尿费力,不易解出,呼吸困难。提问: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气管切开辅助人工呼吸可能发生哪些并发症()? A.呼吸骤停。 心脏骤停。 肺部感染。 气管内出血。 皮下或/和纵隔气肿。 气管套管堵塞、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男性,33岁。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3个月。无低热、盗汗、乏力等伴随症状。既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尚好。左侧颈部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直径呈1.5~3cm不等,质硬,有的相互粘连融合较固定,有的尚可推动,无触压痛。甲状腺触诊未扪及明显包块。根据患者情况,诊断应高度怀疑()。 A.急性淋巴结炎。 慢性淋巴结炎。 转移癌。 淋巴结结核。 恶性淋巴瘤。
应激时血浓度降低的激素为() 催乳素。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抗利尿激素。 β-内啡肽。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6岁,因“皮肤紫纹伴头痛2月”来诊,2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紫纹,见于背部、双侧腹股沟,未见皮肤破损溃烂,伴头痛,多见于激动时,无头晕、恶心、呕吐。既往体健,无长期服药史。体检:身高162cm,体重80kg,血压145/95mmHg。以下哪种或哪几种检查对于该患者的诊断是必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