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827古代汉语之古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1.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史记·项羽本纪》)
【答案】然:转折连词。略等于现代汉语中的“但是”。
2.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答案】乏:物质财富短缺。
3.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僖公四年》)
【答案】以:介词,表示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在意义上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用”或“拿”。
4.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王案《七哀诗》)
【答案】遘:通“构”,构造,造成。
5.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答案】属:通“嘱”,劝酒。
6. 君若以德绥诸侯,誰敢不服? .
【答案】绥:安抚。
7.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 .
【答案】而:假设连词,等于说“如果”。
8.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史记·项羽本纪》)
【答案】于是,表承接。
9.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呼? ”
【答案】丈夫:男子的通称。
10.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
【答案】息:子。
二、翻译
11.标点翻译。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答案】(1)标点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 人十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2)译文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发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坚定地执行。有还没有学到的地方,学了却学不会,不要放弃。有还没有发问,发问了却仍不知道的,不要放弃。有还没有多加思考的,思考了却没有得到答案,不要放弃。有还没有辨析的,辨析不清楚,不要放弃。有还没做,做得不够透彻的,不要放弃。别人一次能做到,自己做百次也要做到; 别人十次能做到的,自己做千次也要做到。果真能这样,那么即使愚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柔弱也会变得刚强。
12.标点并翻译下文。
燕人畔王曰吾甚惭於孟子陈贾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恶是何言也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於王乎贾请见而解之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曰然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答案】(1)标点
燕人畔,王曰:“吾甚惭放孟子。”陈贾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 ”王曰:“恶,是何言也? ”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於王乎? 贾请见而解之。”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 ”曰:“古圣人也。”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 ”曰:“然。”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 ”曰:“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与?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 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2)翻译
燕国人反抗了,齐宣王说:“我对孟子感到很惭愧。”陈贾说:“大王不要忧心。大王认为和周公相比谁更仁义有智慧? ”齐宣王说:“唉,你这是什么话? ”陈贾说:“周公让管叔监管殷家,管叔却凭借殷家叛乱了。周公知道管叔会叛乱还派他去,是不仁义。不知道他会叛乱派他去,是不聪明。仁义和智慧,连周公都没有做到极致,更何况是大王呢? 我请求让我去见见孟子和他辩解一番。”
见到孟子后,陈贾说:“周公是什么人呢? ”孟子说:“它是古代的圣人。”陈贾说:“他派管叔去监管殷家,管叔却凭借殷家叛乱了,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是的。”(陈贾说)“既然这样,那么圣人也有过错了? ”孟子说:“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周公有这样的过错不也很正常吗? 而且古时候的君子,有了过错就立即改正,当今的君子,有了过错反而将错就错。而且古代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百姓们都看得到。等到他改正的时候,人们都仰望着他。现在的君子,不仅是将错就错,还要想办法遮掩。”
13.请抄录下段文字加上标点,并译为现代语体文。
勾踐說于國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舆大國執雠以暴露百姓之骨於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請更於是葬死者問傷者養生者弔有憂贺有喜送往者迎來者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然後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於吴其身親為夫差前焉(《國語·越語上》)
【答案】(1)标点
勾践说于国人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 吊有忧,贺有喜; 送往者,迎来者; 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2)翻译
勾践对国人说:“我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强大,而又与大国(吴国)结仇,使百姓们横尸荒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自请改过。”所以给死者下葬,慰问伤员,抚养活着的人。安慰有忧患的人,祝贺有喜的人。有来的人,亲身相迎,要走的人,起身相送。革除人们所不喜欢的,补充人们所不足的。然后卑恭地服侍夫差,派了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最后还亲自做夫差的马前卒。
14.翻译下文,并解释文中划“__”的字。
逢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骖絓木而止。丑父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恭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韩厥献丑父,郤传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
【答案】(1)全文翻译
于是逢丑父和齐侯互相调换了位置。将要到达华泉时,齐侯战车的骖马被树木绊住而不能继续逃跑。(那天晚上)逢丑父睡在栈车里,有一条蛇从他身子底下爬出来,他用小臂去打蛇,小臂受伤,但他隐瞒了这件事。由于这样,他不能用臂推车前进,因而被韩厥追上了。韩厥拿着拴马绳走到齐侯的马前,两次下拜并行稽首礼,捧着一杯酒并加上一块玉璧给齐侯送上去,说:“我们国君派我们这些臣下为鲁、卫两国求情,他说:‘不要让军队进入齐国的土地。’我很不幸,恰巧碰上了您的军队,没有地方逃避和躲藏。而且我也害怕逃跑躲避而使两国国君受辱。下臣勉强充当一名战士,谨向君王报告我的无能,但由于人手缺乏,只好承当这个官职。”(假装是齐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