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医及临床医学题库>诊断学基础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正常成人ST段下移幅度,在任何导联均应()。

A . <0.05mV
B . <0.10mV
C . <0.15mV
D . <0.20mV
E . <0.01mV

有关烧伤休克的治疗,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国内常用的标准公式:伤后第1个24小时补液量(ml)=体重(kg)×烧伤面积×1.5,其中胶体:晶体=(0.5~1):1,不再需要额外补充生理需要量。。 伤后第1个8小时要输入第1个24小时计算总量的一半,余下的一半在后16小时内输入。 第1个24小时的电解质和胶体应为第1个24小时计算总量的一半,需要额外补充生理需要的水分。 烧伤休克的补液应严格遵守公式的计算量,不得随意加减,以免灌注不足或输液量过多。 延迟复苏的患者,为避免短期大量液体输入而诱发心衰、肺水肿,其输液按照复苏延迟的时间向后顺延,输液量必须严格按照公式的计算量。 患者女,48岁,反复出现双乳月经前胀痛3年,发现右乳肿块1周。无乳腺癌家族史。钼靶摄片检查未见肿块及钙化影。经超声检查发现双乳内有数个直径为0.5~1.5cm的囊性病变,壁光滑。下一步较恰当的处理是()。 A.手术囊肿切除。 定期随诊,观察病变的变化。 行理疗。 口服三苯氧胺。 口服醋酸甲羟孕酮。 发生下壁心肌梗死时出现V1导联R波增高,最可能的原因为() 右束支阻滞。 右心室肥厚。 正常变异。 后壁心肌梗死。 预激综合征。 腭裂患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发育的原因是() 腭咽闭合不良。 软腭活动不良。 未作语音训练。 咽腔缩小不够。 上腭裂隙存在。 患者女,48岁,反复出现双乳月经前胀痛3年,发现右乳肿块1周。无乳腺癌家族史。钼靶摄片检查未见肿块及钙化影。下列超声检查结果不能提示为乳腺恶性变的是()。 A.肿块形状不规则。 肿块边界不光滑。 肿块内部回声均匀。 肿块无侧方声影或高回声边缘。 肿块高度大于宽度或筋膜平面破坏。 正常成人ST段下移幅度,在任何导联均应()。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考点】心电图中ST段下移的正常范围。这是道记忆题,正常成人ST段下移幅度在任何导联均应<0.05mV。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