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341农业综合知识三[专业硕士]之计算机网络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与数据报服务相比,虚电路服务( )。
A. 能保证分组的顺序到达
B. 在传输数据前,收/发端需建立电路连接
C. 传输效率高
D. 每个分组必须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址
【答案】A
【解析】由于虚电路中所有分组经过相同的路由到达目的节点,所以能保证分组的顺序到达,A 项正确。虚电路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收/发端无需建立电路连接,B 项错。由于虚电路在建立连接时要增加额外开销,所以虚电路的传输效率未必比数据报高,C 项错。虚电路仅在建立连接时需要完整的目的地址,后继分组沿着已建立的虚电路到达目的主机,而无需进行路由选择,因此,后继分组无须有完整的目的地址,D 项错。
2. 在TCP/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在互联网络的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对等实体之间建立用于会话的( )。
A. 点到点连接
B. 操作连接
C. 端到端连接
D. 控制连接
【答案】C
【解析】在TCP/IP参考模型中,网络层及其以下各层所构成的通信子网负责主机到主机或点到点的通信,而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分布式的进程间通信,即在源主机进程与目的主机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一般来说,端到端信道是由一段段的点到点信道构成的,端到端协议建立在点到点协议之上,提供应用进程之间的通信手段。相应的,在网络层标识主机的是IP 地址,而在传输层标识进程的是端口号。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所描述的内容是( )。
A. 网络的层次
B. 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 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 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答案】C
【解析】A 项:网络的层次包括如IS0/0SI模型的七层结构,TCP/IP模型的五层结构; B 项:每一层使用的协议,如网络层的IP , 传输层的TCP 和UDP 等;
D 项: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如网络层提供路由选择、网络互联等功能,传输层提供不同主机不同进程之间的通信内容等功能。
以上3个概念在教材中都有详细说明,只有C 项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没有提及,因为内部实现细节由工作人员完成,对于用户和程序员来说是透明的,我们并不需要知道。
4. 下列的哪一项正确描述了流量控制?( )
A. 一种管理有限带宽的方法
B. 一种同步连接两台主机的方法
C. 一种确保数据完整性的方法
D. 一种检查病毒的方法
【答案】C
【解析】理解流量控制的作用。对于某些数据链路连接,还应该能够提供保序和流量控制功能,保证在链路层连接上收到的帧能够以发送时的顺序递交给网络层实体,并协调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节奏,保证发送方不会以太快的速度发送数据使得接收方被淹没。
5. 若用户1与用户2之间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过程如图所示,则图中①、②、③阶段分别使用的应用层协议可以是( )。
图 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过程
A.SMTP 、SMTP 、SMTP
B.POP3、SMTP 、POP3
C.POP3、SMTP 、SMTP
D.SMTP 、SMTP 、POP3
【答案】D
【解析】电子邮件主要由3部分组成:用户代理、消息传输代理和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是定义邮件传输的协(1)SMTP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议,它是基于TCP 服务的应用层协议,由RFC0821所定义。SMTP 协议规定的命令是以明文方式
SMTP 协议用于邮件服务器之间传递邮件。SMTP 运行在TCP 基础之上,进行的,使用25号端口,也使用客户/服务器模型。SMTP 通信的3个阶段如下:①连接建立:连接是在发送主机的SMTP 客户和接收主机的SMTP 服务器之间建立的。SMTP 不使用中间的邮件服务器;②邮件传送;③连接释放:邮件发送完毕后,SMTP 应释放TCP 连接。
(2)POP3协议:POP3最简单的邮箱访问协议是邮局协议(Post Office Protocol 3, POP3)。POP3协议是最简单的邮箱访问协议,但它的功能有限。POP3协议具有用户登录、退出、读取邮
POP3客户进件以及删除邮件的功能。当用户需要将邮件从邮件服务器下载到用户自己的机器时,
,然程首先与邮件服务器的POP3服务器进程建立TCP 连接(POP3服务器的TCP 端口号为110)
后POP3客户进程发送用户名和口令到POP3服务器进行用户认证,认证通过后,就可以访问邮箱了。
所以本题中用户1使用SMTP 向用户1的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用户1的邮件服务器使用SMTP 向用户2的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用户2使用POP3协议从用户2的邮件服务器中接收邮件。
6. 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3kHz ,采用4个相位,每个相位具有4种振幅的QAM 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
A.12Kbps
B.24Kbps
C.48Kbps
D.96Kbps
【答案】B
【解析】由奈奎斯特定理可得,该通信链路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为
意可得每个码元有16个有效的离散值,即一个码元携带又由题t 的信息量,因此该通信链
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6
7. 假设在没有发生拥塞的情况下,在一条往返时间RTT 为10ms 的线路上采用慢开始控制策略。如果接收窗口的大小为24KB , 最大报文段MSS 为2KB 。那么需要( )ms 发送方才能发送出一个完全窗口。
A.30ms
B.40ms
C.50ms
D.60ms
【答案】B
【解析】慢开始是TCP 协议用于拥塞控制的算法,考虑了两个潜在的问题,即网络容量与接收端容量。为此,TCP 协议要求每个发送端维护2个窗口,即接收端窗口和拥塞窗口,两个窗口的较小值就为发送窗口。所谓“慢开始”就是由小到大逐渐増大发送端的拥塞窗口数值。慢开始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在连接建立时,将拥塞窗口的大小初始化为一个MSS 的大小,此后拥塞窗口每经过一个RTT ,就按指数规律增长一次,直至出现报文段传输超时或达到所设定的慢开始门限值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