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20岁,2周前受凉后出现发热(T38℃),以午后明显,伴乏力、干咳,病初时感左下胸刺痛,深吸气时加重,近日常感活动后气短。查体:T38.5℃,左胸肩胛下角线第7肋以下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低至消失。该患最可能的诊断是() 左侧干酪性肺炎。 左下叶肺炎实变。 左侧肺炎支原体肺炎。 左侧结核性胸膜炎。 左侧自发性气胸。
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主要见于() A.左心室。 B.室间隔。 C.右心房。 D.右心室。 E.左心房。
男性,35岁,咳嗽伴低热、盗汗3个月。查体未发现阳性体征。胸片X线及CT均示左上肺2cm×2cm大小结节状高密度影,周围可见散在高密度小病灶。最佳的治疗方法是() 追踪观察。 手术治疗。 抗感染治疗。 抗结核化疗。 抗肿瘤化疗。
心肌梗死的并发症不包括() A.心室壁瘤。 B.心脏破裂。 C.急腹症。 D.栓塞。 E.乳头肌功能失调。
下列不是玻璃体组成成分的一项是() 玻璃体细胞。 胶原纤维。 水。 弹性纤维。
患者,16岁,发热、头痛3周,体温38~39℃,伴咳嗽。查体:表情淡漠,全身无皮疹、出血点,颈略强直,双肺呼吸音清,肝肋下3cm,脾肋下2cm,均无触痛。外周血WBC23.0×10/L、中性粒细胞88%。胸片见双肺野弥漫细小点状高密度阴影。最可能的诊断考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