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住院医师核医学Ⅱ阶段题库>核医学练习题题库

问题:

[单选] 全身骨显像时,可出现骨外异常放射性浓聚区的疾病是()

A . 骨囊肿
B . 多发性骨髓瘤
C . 畸胎瘤
D . Paget病
E . 骨转移瘤

全身骨显像时,左上腹部可见移动放射性缺损或减低影,询问病史时应注意() 有无心前区疼痛。 消化道钡造影。 心脏病。 胃溃疡。 乙肝。 女,12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查体: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双期连续性杂音。超声心动图诊断PDA直径5mm。行PDA结扎术。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其原因最可能是() A.喉返神经损伤。 喉上神经损伤。 气管插管损伤。 喉部损伤。 肺部炎症。 初孕妇,停经39周,持续腹痛4小时入院。贫血貌,血压170/110mmHg,脉搏120次/分,子宫呈板状,压痛明显,胎位不清,胎心110次/分,阴道少量流血,阴道检查宫口未开。既往胎儿B胎儿发育较正常小1周。尿蛋白2+。为明确诊断,可进行的辅助检查包括() A.胎心、宫缩监护。 肛诊。 胎儿、胎盘B型超声检查。 尿常规。 骨髓穿刺。 凝血功能。 下列哪项最能反映肾功能损害的程度() 尿蛋白量。 尿红细胞数。 尿白细胞数。 尿管型数。 尿比重低而固定于1.010。 初孕妇,停经39周,持续腹痛4小时入院。贫血貌,血压170/110mmHg,脉搏120次/分,子宫呈板状,压痛明显,胎位不清,胎心110次/分,阴道少量流血,阴道检查宫口未开。既往胎儿B胎儿发育较正常小1周。尿蛋白2+。B超检查提示胎盘厚度增加,胎盘后见液性暗区,血红蛋白80g/L,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D-二聚体升高10倍,此时恰当的处理应是() A.输血输液,补充凝血因子。 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 哌替啶100mg肌注。 剖宫产结束妊娠。 继续观察。 及早应用肝素防止凝血因子的消耗。 全身骨显像时,可出现骨外异常放射性浓聚区的疾病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骨外异常放射性浓聚区是指许多骨外病变可摄取骨显像剂,在判断结果时应予注意。如胸水、心包积液、有不同程度钙化的心瓣膜、心包、包囊虫病、畸胎瘤;有羟基磷灰石形成的急性心肌梗死,泌尿系统结石;某些恶性肿瘤转移,如肝摄取常见于结肠癌、乳腺癌和肺癌的肝转移;脾摄取可见于镰状细胞病或地中海病所致的脾梗死;由于患者接受葡聚糖铁等注射治疗的药物,有可能在注射部位出现放射性增加;脑梗死时在梗死部位可见火焰状放射性增高。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