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825音乐史[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夜曲

【答案】具有打情气质的钢琴曲,旋律宽广婉转、优美如歌,创始人为爱尔兰作曲家约翰。菲尔德,他作有20首夜曲。浪漫主义钢琴夜曲在肖邦手中发展到顶峰,他扩大了夜曲的规模,使之能够表现更加深邃的内容,情感表现也从单一的“夜间抒情曲”发展到戏剧性与思想性兼有。

2. 简约音乐

【答案】简约音乐(minimal music )是用最简单的材料和手段来构造作品,而彻底抛弃西方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发展过程中所聚集的一切繁复厚重的东西。这种音乐出现在60年代后期的美国,后来发展到欧洲。其特征是在有调性的音乐基础上,作无休止的重复,通常自始至终保持同一节奏型,在有限的几个音上作微小的变化,将音乐的运动和发展原则降到最低限度。如赖利的合奏曲《在C 音上》中的高声部不断反复八分音符的c 音,这种音乐意在表述在平淡沉闷的音乐表象背后,隐藏着极为激进的音乐理念。

代表人物及作品:赖利(Terry Riley)的《在C 音上》,施托克豪森的《心境》,莱奇(Steve Reich)的《为十八位音乐家而作的音乐》和格拉斯(Philip Glass)的歌剧《爱因斯坦在海滩上》。

3. 迪费

【答案】15世纪勃良地乐派的代表作曲家,现存200多首作品,涉及弥撒曲、经文歌和尚松等体裁。弥撒曲《武装的人》开创了以世俗旋律作为弥撒曲定旋律的先河; 经文歌多为等节奏经文歌,尚松多为爱情题材。迪费的音乐风格融合了“新艺术”的成就,启示了佛兰德乐派的创作。

4. 帕莱斯特里纳

【答案】16世纪伟大的教会音乐家,罗马乐派的代表人物。主要创作传统宗教音乐,有弥撒曲104首、经文歌250首及其他宗教作品。所作弥撒曲囊括了15~16世纪弥撒曲的所有类型,既

,也有“模拟弥撒”和“自由弥撒”,著名的代表作为《马切鲁斯有“定旋律弥撒”、“释义弥撒”

教皇弥撒曲》。他的音乐技法严格地遵循天主教复调音乐的创作原则,结构严谨、声部均衡、音响纯净,被视为16世纪“古式风格”的典型。

5. 蒙泰威尔第

【答案】16世纪末至17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作曲家,1590年起供职于曼图亚公爵府,1613年起任职于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歌剧乐派的奠基人,完整留存歌剧作品《奥菲欧》、《尤

,确定歌剧中独唱与合唱、主调与复调、声乐与器乐之间的比利西斯返乡记》和《波佩亚的加冕》

,并在器乐中采用弦乐的震音和拨弦等例关系,强调以音乐手段表达人的情感,创立“激情风格”

新手法。所作世俗声乐作品包括9卷牧歌,努力深化音乐的表现力,运用了大量背离传统的手法,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蒙泰威尔第在继承文艺复兴音乐成果的同时开创了巴洛克新的声乐和器乐风格。

6. 威尼斯乐派

【答案】16世纪下半叶在意大利威尼斯形成的音乐流派。创始人为佛兰德作曲家维拉尔特,主要作曲家为A. 加布里埃利和G •加布里埃利叔侄二人。他们运用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有两架管风琴和两个唱诗班席位的条件,写作了两个唱诗班交替歌唱、两个管风琴交替演奏的“协唱(奏)

,甚至将合唱队分成四至八个声部进行对比交替,创造了多角度的音响效果; 他们还将复调合曲”

唱手法运用到器乐音乐创作中,促进了器乐音乐的独立发展。

7. 《图画展览会》

【答案】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创作的钢琴组曲。1874年观看画家哈特曼的遗作展览会有感而写,对其中的十幅绘画进行了描写,如“侏儒”“牛车”“未出壳的小鸡芭蕾”“鸡脚上的小屋”“基辅大门”等,全曲由一个“漫步”主题贯连,也表达了观者的感受。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管弦乐版本使之名遐世界。

8. 罗马乐派

【答案】16世纪下半叶在意大利罗马形成的音乐流派,创作观念上提倡写作声部清晰、音响纯净的传统天主教音乐,反对宗教改革的新教音乐成就,发展了“无伴奏合唱”的多声部合唱音乐风格。代表人物主要是意大利的帕莱斯特里纳和西班牙的维托里亚,他们的创作集中于弥撒曲

和经文歌等体裁,风格庄重、声部均衡,帕莱斯特里纳的《马切鲁斯教皇弥撒曲》为著名代表作。

二、简答题

9. 格里高利圣咏继续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有哪些?

【答案】9世纪时,罗马天主教礼拜仪式进行了统一,格里高利圣咏被确里立为一种规范的礼拜音乐,并出现了对礼拜圣咏进行扩展的发展趋势。这种扩展一方而是人们对原圣咏进行进一步修饰和雕琢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追求变化的渴望。因此,在9世纪后的礼仪音乐中,我们看到了几种发展形式,它们表现为两种大的发展倾向,一是横向的扩展,二是复调的发展。其中,格里高利圣咏的横向发展形式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种:

(1)附加段(trope )

即在格里高利圣咏原有的基础上附加或者插入新的材料,形成一个扩展。附加或插入的材料可以是新的歌词,也可以是新的旋律材料。

(2)继叙咏(sequence ):

继叙咏紧接在“哈利路亚”之后,开始在“哈利路亚”的花唱旋律上附加歌词,所以也有“哈

,成为一个独立的形式。 利路哑”的附加段之称。继叙咏最后脱离了“哈利路亚”

(3)宗教剧(Iatin drama ):宗教剧是10世纪末从格里高利圣咏的附加段演变而来的。最开始由神父在教堂的讲经台上表演,后走出教堂庭院,在传教的过程中逐渐用世俗化的方言取代拉丁语,而且民间艺人常常参与到戏剧表演中。由于这样的做法对基督教教规有所破坏,后来教皇从1210年开始禁止神父在公开场合表演宗教剧。

10.文艺复兴时期有哪些音乐观念的更替?

【答案】(1)文艺复兴时期是声乐复调音乐的黄金时代。

(2)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具有独立意义的器乐体裁。

(3)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使宗教产生了新的变化,世俗音乐得到发展,宗教与世俗音乐的分野开始模糊。

(4)音乐情感呈一元化状态,二元化、戏剧性的因素也在酝酿之中。

11.简述沃尔顿及其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沃尔顿(W.Walton 1902~1983),是20世纪20年代后活跃在英国乐坛上的重要作曲家。

(2)代表作品:

主要有两部歌剧《特罗伊洛斯和克瑞西达》《熊》,两部芭蕾《聪明的贞女》《疑问》,清唱剧《伯沙撒王的宴会》,管弦乐《欣德米特主题变奏曲》,三部协奏曲《中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及两部交响曲。

(3)艺术成就:

①对英国器乐作品及交响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六人团”和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广泛吸收现代作曲技法,继承了埃尔加音乐风格的传统,是英国后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②他的作品以传统音乐为基础,以浪漫主义抒情为特征,强烈的节奏和刺耳的和声等因素显现了独特的音乐个性,确定了他在20世纪英国音乐中重要的历史地位。

12.何谓“四音音列”和“完整音列体系”,它们是由谁提出的?

【答案】“四音爵列”是由公元前4世纪希腊著名音乐理论家阿里斯多塞诺斯(Aristoxenos ,约前354~前300)提出的。他所著的《和谐的要素》一书是占希腊音乐理论的重要文献之一,其核心的内容是四音音列,有关旋律、音阶、调式等理论都建立在这个四音音列的基础之上。

四音音列是指由两个音构成四度框架,另两个音在这个框架内作不固定的灵活变动,从而形成的三种不同形式的四音音列,它们分别是:自然音列、变化音列和微分音音列。

若干个四音音列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音列,阿里斯多塞诺斯提出了两套完整体系:大完整音列体系(great perfect system)和小完整音列体系(lesser perfect system)。

13.“奥尔加农”形成的原因、时间和地点。

【答案】9世纪后,格里高利圣咏中出现了“附加段”和“继叙咏”等形式,它们的意义不在于单纯地对圣咏进行修饰和扩展,而在于打破了圣咏音乐固有的模式,这个举措表明封闭的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