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转移核糖核酸
【答案】转移核糖核酸是一类携带激活氨基酸,将它带到蛋白质合成部位并将氨基酸整合到生长着的肽链上的RNA 。tRNA 含有能识别模板mRNA 上互补密码的反密码。
2. 级联系统。
【答案】级联系统是指在一个连锁反应中,当一个酶受到激活后,其他酶依次被激活,引起原始信号的放大的连锁反应。
3. 光复活作用。
【答案】光复活作用是指因紫外线引起的胸腺嘧啶二聚化类的DNA 损伤,由于光解酶利用可见光的能量而得以 修复并使受损伤细胞存活的现象。
4. 自身激活作用(auto catalysis)。
【答案】自身激活作用是指消化蛋白质的酶是以酶原形式存在,有活性的蛋白酶可以激活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酶。
5.
端粒酶
【答案】
端粒酶
为模板催化端粒
6.
【答案】
(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生命活动需要,但自身不能合成、必须是一种自身携带模板的逆转录酶,
由的合成,
将其加到端粒的和蛋白质组成,组
分中含有一段短的模板序列与端粒. 的重复序列互补,而其蛋白质组分具有逆转录酶活性,
以
端,以维持端粒长度及功能。 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必须氨基酸对于成人有八种,即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对于婴幼儿,精氨酸和组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
7. 别嘌呤醇(allopurinol )。
【答案】别嘌呤醇是指次黄嘌呤的结构类似物,可以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尿酸形成,用于治疗痛风。
8. 转录后基因沉默(
【答案】
转录后基因沉默(
第 2 页,共 31 页 )。 )是指在基因转录后的水平
上通过对靶标
阻抑。
进行特异性降解而使基因失活。即双链动物中则称为
诱导的抑制基因表达的现象。在植
干扰在真菌中的这种现象称为物中一般称为转录后基因沉默
二、问答题
9. —基因的编码序列中发生了一个碱基的突变,那么这个基因的表达产物在结构、功能上可能发生哪些改变?
【答案】(1)基因的编码产物中可能有一氨基酸发生改变,突变成另外一种氨基酸;(2)由于遗传密码的简并性, 虽然碱基改变,但基因的编码产物可能不变;(3)基因的编码产物可能变短,即突变成终止密码子而终止翻译。
10.假定有一酶,若使其活化,需将活性部位组氨酸
中谷氨酸残基侧链的带负电荷的羧基
的最佳反应值是多少? 为什么?
但同时要保证谷氨酸残基侧链Y 羧基解离,带负电荷,所以最合适的pH 的咪唑基质子化,使其能和底物相互作用。仅考虑这一种作用,你认为此反应【答案】pH 值为5.13,因为如果要使组氨酸侧链的咪唑基质子化,即带正电荷,酶所处的pH
环境必须小于其
就是两个基团PK 值的平均值,即5.13。
11.用眼较多的学生、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人群等需要补充维生素A ,请解释其原理。
【答案】维生素A (视黄醇)在体内可被氧化成视黄醛,后者与视蛋白结合形成视紫红质,这是眼球视网膜上的两种感光细胞之一:杆细胞中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在光中分解,在暗中再合成,构成循环。在循环过程中视黄醛有损失,需要从视黄醇(维生素A )得到补充。所以用眼较多的人群需要补充维生素A 。
12.参与IMP 合成的第一个酶利用Gin 作为氨基的供体而不是直接使用氨,这个现象在其他地方也能发现。为什么自然利用一个更耗能的过程(Gin 作为氨基供体需要消耗ATP )?
【答案】参与IMP 合成的第一个酶实际上催化的是一种转氨基反应,该反应的机理是含有孤对电子的N 原子进行亲核进攻。然而在生理pH 下,氨被质子化,形成孤对电子不再存在,从而使转氨基反应无法进行。利用Gin 作为氨基的供体就可以避免上述现象发生。
13.在脂酸β氧化循环和糖的三羧酸循环中有哪些类似的反应顺序?
【答案】脂酸β一氧化循环的第一步类似于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转变为延胡索酸,都是脱氢反应。第二步类似于延胡索酸转变为苹果酸,都是加水反应。第三步类似于苹果酸转变为草酰乙酸,都是脱氢反应。脱氢、加水、脱氢是细胞内有机化合物氧化的常见方式之一。
14.简述酶法测定DNA 碱基序列的基本原则。
【答案】酶法测序的基本原理是把DNA 变成在不同碱基的核苷酸处打断的四套末端标记的
第 3 页,共 31 页
DNA 片段,每套DNA 片段打断的位置位于一种特异碱基。例如:一个具有pAA TCGACT 的DNA 顺序,如果一个反应能使DNA 在C 处打断就会产生pAA TC 和pAA TCGAC 两个片段;一个能在G 处打断的反应仅产生pAA TCG —个片段,因此产生的片段大小决定于碱基所处的位置。当相应于四个不同碱基产生的四套DNA 片段并排进行电泳分离时,它们产生一个可以直接读出DNA 顺序的梯形区带,即与被分析链互补的DNA 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规律,就可以得出被测DNA 链的顺序。
15.蛋白质跨膜运送有几种类型?
【答案】蛋白质跨膜运送包括:内吞或外排、通过内质网膜和通过线粒体等细胞器膜3种类型。
新生的分泌型蛋白的N 端存在一段富含疏水氨基酸的信号肽,它被胞浆中的信号识别蛋白识别,携带新生肽链并结合到内质网的停泊蛋白上,使新生肽链进入内质网,完成翻译后信号肽则被水解。
翻译后才进入线粒体等细胞器的蛋白质都含有一段带正电荷的序列-导肽,导肽既具有亲水性又具有疏水性,在其他因子的帮助下,导肽牵引蛋白质定向进入线粒体等细胞器。
16.(1)从上如何区分竞争性抑制与非竞争性抑制?
(2
)为什么竞争性抑制不改变
(3
)为什么非竞争性抑制不改变
的值会增加,
在非竞争性抑制的情况下的大小(4)从分子机制上说明竞争性与非竞争性抑制? 【答案】(1
)在竞争性抑制的情况下
不会改变。
(2)竞争性抑制只是阻碍了底物的结合并不影响催化。
(3)非竞争性抑制并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
(4)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从而阻止了底物与酶的结合。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非活性部位结合导致酶的构象发生变化,导致活性部位与底物的结合能力与转化底物的能力下降。
三、论述题
17.酪氨酸的代谢方式和途径。
【答案】(1)酪氨酸降解:先转氨生成4-羟苯丙酮酸,再氧化、脱羧、开环、裂解成延胡索酸和乙酰乙酸。延胡索酸进入三羧酸循环,乙酰乙酸由琥珀酰辅酶A 活化生成乙酰乙酰辅酶A ,硫解形成两个乙酰辅酶A 。故酪氨酸为生酮生糖氨基酸。
(2)酪氨酸合成有两条途径:
①第一条是先同过莽草酸途径形成分支酸,赤藓糖-4-磷酸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缩合,生成莽草酸后与另一个PEP 形成分支酸。然后分支酸变位,氧化脱羧形成对羟苯丙酮酸,转氨生成酪氨酸。
第 4 页,共 31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