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687普通生物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趋异进化。

【答案】趋异进化是指同源生物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有不同的进化趋势,某些方面变得不相同的现象。

2.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答案】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有2条或多条肽链折叠,以弱键互相连接形成的构象。

3. 次缢痕。

【答案】次缢痕是指除主缢痕外,在染色体上其他的浅染缢缩部位。

4. 心材。

【答案】心材是指靠近中央部分的木材,是次生木质部的内层,近中心部分,颜色较深,导管和管胞已失去输导的功能,但管腔内充填了物质,使其支持能力加强。

5. 吸收。

【答案】吸收是指简单小分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6. 常染色质。

【答案】常染色质是指在有丝分裂完成之后,能够转变成间期松散状态的染色质部分。常染色质在分裂期染色深,但在间期染色浅,呈细丝状。一般而言,常染色质是具有转录活性区,是基因区。

7. 原初电子受体。

【答案】原初电子受体是指直接接收反应中心色素分子传来电子的电子传递体。PSI 的原初电子受体是叶绿素分子,

8. 着丝粒。

9. 细胞坏死。

【答案】细胞坏死是指机体内范围不等的局部细胞死亡,细胞质膜及膜系统破裂,DNA 随机降解,常常引起炎症反应。

第 2 页,共 37 页 的原初电子受体是去镁叶绿素分子。 【答案】着丝粒是指染色单体上一段特殊的DNA 序列。

10.年龄组成。

【答案】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二、简答题

11.何谓被子植物?其生活史有那些特点?

【答案】(1)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是种子有子房包被的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又称为有花植物。被子植物在分类学上常称为被子植物门,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是地球上最完善、适应能力最强、出现的最晚的植物。

(2)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是指从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经过营养生长,然后开花、传粉、受精、结实并产生新一代种子的全部历程。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包括两个基本阶段:二倍体(2N )阶段和单倍体(N )阶段。两个阶段的转折点是双受精和减数分裂。

①二倍体阶段(无性世代)是指从双受精形成的合子开始,至形成胚囊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为止,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 称为二倍体,也称为孢子体。二倍体阶段时间较长,并占优势,能独立生活。

②单倍体阶段(有性世代)是指从胚囊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分别形成单核胚囊(大孢子)和单核花粉粒(小孢子)开始,至形成7细胞胚囊(雌配子体)和含3个细胞的成熟花粉粒或花粉管(雄配子体)止,这个阶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N 。单倍体阶段时间较短,结构简化,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孢子体上来获取营养。被子植物的生活史特点:

③二倍体阶段占生活史的优势,单倍体退化,依附在二倍体上生存。

④被子植物具有世代交替的现象,即二倍体阶段和单倍体阶段,在生活史中交替出现。

12.简要说明被子植物成熟胚囊(以蓼型胚囊为例) 的结构,并列简表说明成熟胚囊的发育过程。

2个助细胞、2个极核【答案】成熟蓼型胚囊的基本结构包括了1个卵细胞、(1个中央细胞)、

3个反足细胞。

13.PCR 技术与生物体内DNA 复制有什么异同?

【答案】PCR 技术与生物体内DNA 复制的异同列表比较如下:

第 3 页,共 37 页

14.简述反射弧的组成。

【答案】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感受器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反射活动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它必须由若干神经元按一定形式连接、配合才能完成。反射弧是进行反射的神经结构,是指从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的全部神经传导途径。一个反射弧通常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中间神经元及突触连接)、传出神经、效应器5个环节。

15.试从细胞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万物生长靠太阳”的生物学机制。

【答案】(1)地球上生命依靠太阳的能量生存,光合作用是捕捉太阳能的唯一生物途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植物、藻类或一些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固定在有机物中,供给自身及消费者、分解者,即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光能。

(2)阳光对植物生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也直接、间接地影响其它生物的生长。细胞代谢是生命现象的核心,它包含两个方面:细胞呼吸和各种生物合成途径,前者分解有机物质释放能量,后者建立细胞各种成分。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和生成有机物和从而使大气中的和的含量相对稳定。因此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能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生长发育的源泉。

第 4 页,共 3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