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629无机化学之无机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写出下列元素在强酸性及强碱性溶液中分别存在的最简单形式(一般不考虑缩合
).
【答案】
强酸性
强碱性
2.
己知道?
【答案】
3.
根据
杂化轨道。
试求在
铬酸钾溶液中, pH 值是多少时
有两种不同的结构, 成键电子所占据的杂化轨道应该是哪种杂化轨
(1)铬酸根离子和重铬酸根离子浓度相等; (pH=6.76) (2)铬酸根离子的浓度占99%; (pH=8.15) (3)重铬酸根离子的浓度占99%。 (pH=6.15) 【答案】(1)
设
浓度为
则:
解得:
得:
(2)同理解得pH=8.15 (3)同理解得pH=6.15
4. 核聚变为什么只能在非常高的温度下才能发生?
【答案】轻原子核相遇时聚合为较重的原子核, 并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称为核聚变; 由于核都带正电, 相互之间受到静电力的排斥, 因此在一般条件下, 发生聚变的几率很小, 要使轻原子核与之相遇必需要有足够高的温度, 才能使之自动持续进行。
5. 解释碱土金属碳酸盐的热稳定性变化规律.
【答案】可以用离子极化的概念来说明
:从
中夺取
成为氧化物, 同时放出
较大, 阳离子极化力愈大,
即
, 值愈大, 愈容易
, 则碳酸盐稳定性愈差.
碱土金属按
的次序半径递增(电荷相同) , 极化力递减, 因此碳酸盐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6. 白色固体是下列化合物中的一种
:该固体易溶于水, 形成无色呈微酸性的溶液, 将此溶液分成两份, 一份加过量的NaOH 固体, 产生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另一份滴加氯水, 溶液呈现黄色, 向黄色溶液中加入判断固体是哪一种物质, 并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答案】
固体是盐:
固体溶于水的溶液加入氯水, 溶液呈现黄色,
可能是, 说明原固体为碘化物。
黄色溶液中加入
, 层变红, 进一步确认原固体为碘化物。所以,
固体是
7. 对于镓分族, 请回答:
(1)指出它们高低氧化态稳定性的变化规律, 并简述理由 (2)分析
和
存在的可能性, 简述理由;
的化合物, 试写出能较确切地表现该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化学式.
(3)
对于实验式为子型化合物, 稳定性越大.
(2)
中
的金属性较强, 而F 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其之间能形成离子化合物而存在;
而
形成化合物.
故
可能存在, 而
不可能存在.
中的元素非金属性较弱,
不易和(3).
8. 溶液中含有
和
。
固体溶于水的溶液呈微酸性, 可能是铵盐; 溶液与NaOH 作用放出碱性气体, 进一步确认是铵
并摇动时
,
层变红, 试
。
【答案】(1)原子序数越大其氧化态稳定性越强, 因为原子序数越大其金属性越强越易形成离
, 如何将它们分离开并鉴定之? 和
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及
溶液, 过滤后可将二者分
【答案】
首先在含有
离开, 然后分别鉴定. 分离及鉴定过程:
二、计算题
9.
求
【答案】
设通入
的
溶液通入,
达到饱和时溶液中的
达到饱和时
又根据
将[Cu]代入方程
10.试求
已知
的起始浓度多大时,
可使体系中
的各级解离平衡常数
体系中的
由
的第一步解离决定
.
⑴
的浓度为
*
2+
的浓度. 已知的
由于K sp (CuS)的值很小, 反应达平衡时, 各有关物质的平衡浓度可近似表示为
【答案】
因为
起始浓度
/平衡浓度
/
解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即
第三步解离:
解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所以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