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时,应首选的检查是()。 痰培养+药敏试验。 胸片。 CT。 HRCD。 纤维支气管镜。
任脉上的募穴有()。 中极。 横骨。 关元。 下脘。 中脘。
患者,男性,41岁。因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15年,反复乏力、尿黄1年余,加重伴发热、恶心15天入院。入院查体:T38℃,P96次/分,R20次/分,BP120/76mmHg;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可见肝掌及蜘蛛痣;右腋前线第4肋以下叩诊浊音,右下肺呼吸音消失;心界向左扩大,心率96次/分,律齐无杂音,心音有力;腹部膨隆,脐周有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扑翼样震颤阳性,计算力定向力减低,脑膜刺激征阴性,病理反射未引出。近1周来,患者睡眠明显增多,患者院外未进行任何有价值的检查。该患者在入院15天前有不洁饮食史,并出现腹泻,继而出现发热、腹胀等症状,黄疸进行性加深,乏力明显,慢性重型肝炎的诊断已经明确,导致这次病情加重的可能因素为感染。在该患者目前可以诊断的并发症有哪些() A.化脓性胸、腹膜炎。 肝性脑病。 自发性腹膜炎。 心功能衰竭。 大量胸、腹水。 肝肺综合征。 病毒性脑炎。
男,25岁,外伤后行CT检查,最可能的诊断为() 脑膜瘤。 脑挫裂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 硬膜下血肿。 硬膜外血肿。
关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的治疗,正确的是()。 与治疗左心衰竭原则一致,即强心、利尿、扩血管。 扩血管治疗可以提高PaO2。 COPD相关的肺动脉高压及肺心病,治疗以改善通气,纠正缺氧为主。 当肺心病患者合并左心衰竭时可应用洋地黄。 肺心病患者利尿过度容易造成代谢性碱中毒,从而加重组织缺氧。
患者,男,57岁,患慢性肝炎8年余。现症:右胁下积块明显,质地稍硬,固定不移,按之胀痛,形体瘦,纳谷减少,面色晦暗,舌质暗,脉细涩。本病例诊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