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837传热学一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说明数的物理意义。及各代表什么样的换热条件?有人认为,代表了绝热工况,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为什么?

【答案】(1)

(2)①

求解;②

(3)认为数的物理意义是物体内外热阻之比的相对值。 时说明传热热阻主要在边界,内部温度趋于均匀,可以用集总参数法进行分析时,说明传热热阻主要在内部,可以近似认为壁温就是流体温度。 代表绝热工况是不正确的,的工况是指边界热阻相对于内部热阻较大,而绝热工况下边界热阻无限大。

2. 用一支插入装油的铁套管中的玻璃水银温度计来测量储气筒里的空气温度,请分析如何减小测试误差。

【答案】(1)选用导热系数更小的材料作套管;

(2)尽量增加套管高度,并减小壁面导热系数;

(3)强化套管与流体间的换热;

(4)在储气筒外包以保温材料。

3. 何谓物理现象相似?两个对流换热现象相似的条件是什么?相似原理对解决传热问题有何意义?

【答案】(1)物理现象相似的定义:如果同类物理现象的所有同名的物理量在所有对应瞬间、对应地点的数值成比例,则称物理现象相似。

(2)物理现象相似的条件:①司类物理现象;d 单值性条件相似;③司名已定特征数相等。 (3)相似原理是指导如何对传热问题进行实验研究的理论,回答了3个问题:①何安排实验;②如何整理实验数据;③实验结果的应用范围。

4. 由导热微分方程可见,非稳态导热只与热扩散率有关,而与导热系数无关。你说对吗?(提示:导热的完整数学描述为导热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

【答案】上述观点不对。因为热扩散率中含有导热系数,而且导热问题的完整数学描述不仅包括控制方程,还包括定解条件,第二或第三类边界条件中都隐含着导热系数的影响。

5. 当把盛有稀饭的碗放在水盆中冷却时,搅动稀饭和搅动水盆中的水,两种情况下稀饭冷却的速度一样吗?为什么?

【答案】不一样。搅动稀饭冷却速度快(1分)。因为稀饭与水间的传热过程,稀饭侧热阻

为主要热阻,要强化换热应首先从稀饭侧入手。而搅动稀饭时稀饭内部形成强制对流,并且各时刻稀饭内的温度基本相同,加大了稀饭外界间的传热湿差,冷却速度快。

6. 太阳与地球之间存在着广阔的真空地带,它是怎样把能量传到地球上的?

【答案】太阳通过热辐射把能量传递到地球上。从福射的本质和特点可知,热辐射可以通过真空自由地传播而不需要任何中间介质,因此辐射换热并不需要两物体直接接触。

7. 冬天,房顶上结霜的房屋保暖性能好,还是不结霜的好?

【答案】(1)同样的室温条件下,房顶上结霜的房屋保暖性能好。

(2)原因是结霜屋顶的热阻更大,使得其外表面温度较低,因而保暖性能好。

8. 试说明集总参数法的物理概念及数学上处理的特点。

【答案】(1)集总参数法的物理概念是指当内外热阻之比趋于零时,影响换热的主要环节是在边界上的换热能力,而内部由于热阻很小而温度趋于均匀,以至于不需要关心温度在空间的分布,温度只是时间的函数;

(2)集总参数法数学上处理的特点:数学描述上由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大大降低了求解难度。

9. 发生在一个短圆柱中的导热问题,在哪些情形下可以按一维问题来处理?

【答案】(1)两端面绝热,圆周方向换热条件相同时,可以认为温度场只在半径方向发生变化;

(2)圆周面绝热,两端面上温度均匀,可以认为温度场只在轴向发生变化。

10.有人对二维矩形物体中的稳态、无内热源、常物性的导热问题进行了数值计算。矩形的一个边绝热,其余三个边均与温度为的流体发生对流换热,这样能预测温度场的解吗?

【答案】根据所给边界条件,可以判断该物体没有热流,所以物体各点温度均为tf 。

二、计算题

11.下面为两个第三类边界条件的表达式:

你认为哪一个式子是正确的?

【答案】图给出了热流密度和温度梯度的方向示意,温度梯度的方向与热量传递方向相反。 因此:正确。

图 模型示意

12.采用热线风速仪测量风管中空气流速,已知热线风速仪的受热金属丝直径d=1mm,材质为铜丝,密度空气温度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比热容单位长度电阻值某时刻起电流强度的电流突

然流经导线并保持不变。试求:

(1)当导线的温度稳定后其数值为多少?

(2)从导线通电开始瞬间到导线温度与稳定时之值相差为1℃时所需的时间。

【答案】(1)稳定时导线表面散热量等于其内部发热量。

单位长度发热量为:

表面对流散热量:

依据热平衡,则(2)

令:

则故可采用集总参数法求解。 当导线通电开始瞬间到导线温度与稳定时之值相差为1℃,即

利用集总参数法计算:

解得:

13.用热电偶测量管道中气体的温度,热电偶的初始温度为20℃,与气体的表面传热系数为

热电偶近似为球形,直径为0.2mm 。计算:插入10s 后,热电偶的过余温度为初始温度的百分之几?已知热电偶材料的导热系数【答案】判断本题能否利用集总参数法:

密度比热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