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J223教育研究方法(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J223教育研究方法(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 . 2
2017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J223教育研究方法(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 . 7 2017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J223教育研究方法(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11
一、简答题
1. 简述参与式观察的优缺点。
【答案】参与式观察是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对象的群体和活动当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身分,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的研究观察。其优缺点具体分析如下:
(1)参与式观察的优点
①便于了解到真实的信息。
②便于获得较完整的资料。
③便于进行多次观察。
(2)参与式观察的缺点
①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影响。
②观察的样本数少,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强。
2. 列举教育研究假设的三种分类方式,并简述假设表述的基本要求。
【答案】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做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好的、暂定的结论。
(1)教育研究假设的分类
①按照假设的形成逻辑,可分为归纳假设和演绎假设。归纳假设是在观察基础上的概括,是人们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得到的启示,进而概括、推论得出的经验定律;演绎假设是从教育科学的某一理论出发推出新结论,是根据不可直接观察的事物现象或属性之间的某种联系的普遍性,通过理论综合和逻辑推演而提出的理论定律和原理的假设。
,可分为方向性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研究假设陈述的是②按照假设有无方向性(或倾向性)
两个变量间所期望的相关或不同。在研究假设中,呈现出方向性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两类。方向性假设指出相关或差异的特点,而非方向性假设只简单地指出哪里存在一个相关或差异。
③按照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可分为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和预测性假设。描述性假设,处于科学探索的最初阶段,主要是描述认识对象的结构,向人们提供关于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大致的数量关系的推测,是关于对象的大致轮廓的外部表象的一种描述;解释性假设是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与结果的一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假设,这是比描述性假设高一级的形式;预测性假设是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推测,它是在对现实事物的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基础上提出的更复杂、更困难的一种假设。
(2)假设表述的基本要求
①说明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
②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即表述的语义是明确的、可操作的、不至于造成歧义的,假设语义模糊就无法检验;
③假设必须是陈述句,而不能是疑问句。可以是肯定陈述,也可以是否定陈述;可以是全称肯定或否定,也可以是单称(部分)肯定或否定。
3. 简答历史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适用范围。
【答案】所谓方法的适用范围问题,是指在研究什么样类型性质的教育问题时才能运用历史研究法。一般而言,历史研究法主要适用于研究人们过去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理论。具体地讲,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对各个时期教育发展情况的研究
以历史发展的逻辑顺序完整地认识教育发展史的基本脉络,包括中外教育史从古代、近代到现代教育实践与理论发展的研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发展关系,道德教育,课程教材的发展,教学原则方法的演变,考试选拔制度的改革,科技发展与教育改革,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发展等。
(2)对历史上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理论观点的研究
西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到赫尔巴特、杜威等,我国从孔丘到朱熹、王夫之以至陶行知,历代涌现出许多重要的教育家,他们在各自教育实践基础上,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形成各自不同的学术观点,集中反映出一定时代教育理论与实践革新、发展的轨迹和规律,代表着发展演变的各个阶段。
(3)对一个时期教育流派、教育思潮的分析研究,以及对不同教育流派理论的比较研究 这方面侧重于教育思想的研究,其中也包括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的研究。这类研究,重点在于揭示各历史阶段不同思潮和流派的特点,对教育实践所起的作用和对后世教育制度以及教育理论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不同思潮和流派论争、融合演化的规律。
(4)对一定时期教育制度,如法令、计划、政策等的评判分析
我国及世界各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沿革中都有较完备、系统的教育制度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教育传统和教育模式。围绕各级各类教育,古代官学与私学,古代书院与学术文化,考试制度,近代留学制度以及教育管理制度等发展沿革可进行各种专题研究。
(5)对外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
这方面侧重对国际教育的比较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如各国教育制度问题,外国高校职能的演变,各国实施普及义务教育问题职业技术教育问题,教育立法问题,少年儿童智力发展问题,教育实验与测量问题,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制问题,课程理论以及各国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模式问题等等。
(6)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如少数民族教育史,古代的科技教育、农业教育、艺术教育、社会教育、军事教育、民主文
学教育和家庭教育,古代的幼儿教育、女子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古代对外教育交流等。
综合以上的陈述可以看出,历史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古今
中外的教育科学研究问题和新的项目的开发,同时,在历史以及当前教育科学发展现状的思考,更新,更科学合理,以及更符合人类教育科学发展的项目会在综合以上各个方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升。
二、论述题
4. 试论述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答案】近年来在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方法论研究的新进展,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实践提出的新问题以及呈现的新经验,为我们探讨以上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有利条件。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我们必须遵循以下的方法论基本原则: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教育研究需要培养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要善于通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就必须学习哲学。学习哲学,首先和主要的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是作为最一般的理论工具而发挥着方法论指导作用的。
①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就是唯物辩证法,或者说,唯物辩证法是完整的、科学的方法论。它是在概括总结各门具体科学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自然、社会、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引出的最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论,它本身就是一个科学的范畴体系。
②唯物辩证法这一方法论的具体内容是:
a. 从整体上认识世界,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整个物质世界以及每一个事物、现象都有自身的结构. 包含有不同要素、方面、关系,层次,组成一个个复杂系统,是共性与个性、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因此要力求全面性,把握研究事物的一切方面、联系和中介。同时,要在相互作用着的多种社会要素中找出最主要、最根本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要素。
b. 世界上一切现象都处于普遍联系和运动之中,事物普遍联系的最本质的形式和运动发展的最深刻原因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统一。因此要从事物发展、运动、变化中观察事物,而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形而上学地看问题。其中矛盾分析法是最重要的认识方法。
c. 实践是主客观对立统一的基础。实践的实质在于改造、变革。科学地认识社会,立足点必须是人类的实际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活动一一关注人所从事的活动、过程、条件及其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d. 世界上每个事物、现象都有自身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规律,要把握社会历史过程的规律性,做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注意真理的具体性。
③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我们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a. 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
列宁早就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b.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方法论对我们进行现代教育研究的直接指导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