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727管理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流程再造构想指导思想的是( )。
A. 以组织流程为中心
B. 以员工为中心
C. 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
D. 以顾客为中心
【答案】A
【解析】流程再造构想的指导思想是“三个中心”,即以员工为中心、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和以顾客为中心。
2. 根据大卫·麦克利兰关于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理论,如果一个人希望影响或控制他人而不被他人控制,那就表明他是一个( )。
A. 成就需要强的人
B. 社会交往需要强的人
C. 权力需要强的人
D. 激励需要强的人
【答案】C
【解析】大卫·麦克利兰提出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有些需要是靠后天获得的。有三种需要的研究最多,它们是:①成就的需要:指渴望完成困难的事情、获得某种高的成功标准、掌握复杂的工作以及超过别人。②依附的需要:指渴望结成紧密的个人关系、回避冲突以及建立亲切的友谊。③权力的需要:指渴望影响或控制他人、为他人负责以及拥有高于他人的职权的权威。
3. 保证企业中进行的一切活动符合所制定的计划和所下达的命令,这是管理的( )职能。
A. 控制
B 组织
C. 领导
D. 决策
【答案】A
【解析】控制职能通过对偏差的识别和纠正,来保证企业中进行的一切活动符合所制定的计划和所下达的命
4. 管理者出席社区的集会或参加社会活动时,所行使的是( )的角色。
A. 代表人
B. 联络者
C. 发言人
D. 谈判者
【答案】A
【解析】作为所在单位的领导,管理者必须行使一些具有礼仪性质的职责。例如管理者有时必须参加社会活动,如出席社区的集会或宴请重要客户等。这时,管理者扮演着代表人的角色。
二、判断题
5. 根据明茨伯格提出的管理者角色模型,领导者属于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 )
【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明茨伯格的划分,管理者的角色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划分:人际关系方面、信息方面、决策方面。其中,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包括:挂名首脑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 信息方面的角色包括:接受者角色、传播者的角色、发言人的角色; 决策方面的角色包括:企业家角色、资源分配者、故障排除者、谈判者角色。
三、简答题
6. 为什么说管理工作也是一门艺术?
【答案】管理是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下,通过对组织的资源有效地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在这里指的是创造性的方式、方法。管理的艺术性,指一切管理活动都应当具有创造性。在实际的管理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没有放之四海而皆适用的力一法。说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的理由包括:
(1)管理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的管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组织适应环境,环境又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因此就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管理的模式和方法要视具休情况而定。
(2)由管理的主要对象一一人所具有主观能动性和感情所决定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是人能够积极地思维,能够自主地做出行为决定。管理工作者只有充分利用这种主观能动性,才能够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凋动起来,使他们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去努力地工作。此外,人还富有感情,感情是最难数量化、模式化的东西。管理者要根据具体的管理对象、管理环境、管理目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管理的艺术性告诉我们,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学习管理理论知识是有必要的,但仅仅只有这一点还是很不够的。如果一个管理人员只凭书本知识来开展管理,无视实践经验的积累,无视灵活运用理论的能力,注定是难以有效的。从这种意义上说,管理工作就像其他各种技艺一样,都要利用经过整理的基本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
7. 如何实施标杆控制?
【答案】实施标杆控制的步骤包括:
(1)确定标杆控制的项目。标杆控制的项目一般是对企业竞争力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是企业的薄弱环节。一般来说,项目应在对企业状况进行比较深人、细致研究的基础上确定。
(2)确定标杆控制的对象和对比点。这个对象应当是在同组织、同行业、同部门朴绩最佳、效率最高的少数有代表性的对象。标杆控制的对比点应当在标杆控制项目范围内决定,通常为业
绩的作业流程、管理实践或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确立测量指标作为控制的依据。
(3)组成工作小组,确定工作计划。企业层次标杆控制活动的组成人员通常由决定竞争力因素的核心部门的能够识别专业流程优劣的人士参加。
(4)资料收集和调查。首先收集相关项日、相关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方面己有的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或相关信息,在研究这些己有资料的基础上,拟定实地调查提纲和调查问卷。在实地调查之前,要事先在内部进行对调查问卷和实地调查方法的检验,确定调查问卷和方法的有效性。在实地调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造成差异的地方。
(5)分析比较,找出差距,确定最佳纠偏做法。在对调查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进行必要的进一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调查对象之间以及调查数据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的比较研究,确定出各个调查对象所存在的差异,明确差距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并确定出最佳做法。
(6)明确改进方向,制定实施方案。在明确最佳做法的基础上,找出弥补自己和最佳实践之间差距的具体途径或改进机会,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进行实施方案的经济效益分析。实施方案要明确实施重点和难点,预测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偏差,确定对实施情况的检查和考核标准。
(7)沟通与修正方案。利用各种途径,将拟定的方案、所要达到的目标前景同全体成员进行反复交流与沟通,征询意见,争取全体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并根据成员建议,修正和完善方案,以统一成员思想,使全体成员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目标一致、行动一致。
(8)实施与监督。将方案付诸实施,并不断将实施情况和最佳做法进行比较,监督偏差的出现并采取有效的校正措施,以努力达到最佳实践水平,努力超过标杆对象。
(9)总结经验。在完成了首次标杆控制活动之后,必须对实施效果进行合理的评判,并及时总结经验,对新的情况、新的发现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10)进行再标杆循环。针对环境的新变化或新的管理需求,锚定下一次标杆的项目和对象。
8. 画出领导行为的定规纬度和关怀纬度的四分图,并作简单的分析。
【答案】领导行为的定规纬度和关怀纬度的四分图,如图所示。
领导行为四分图
关怀维度代表领导者对员工以及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对相互信任、尊重和友谊的关注,即领导者信仃和尊重下属的观念程度。定规维度代表领导者构建仃务、明察群体之间的关系和明晰沟通渠道的倾向,或者说,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领导者界定和构造自己与下属的角色的倾向程度。根据这样的分类,领导者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高关怀一高定规、高关怀一低定规、低关怀一高定规和低关怀一低定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