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学部820管理学[专业硕士]之管理学:现代的观点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双因素理论

【答案】保健一激励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赫兹伯格认为,人类有两种不同的类型需要,他们之间彼此是独立的,但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这两类需要是: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具体内容如下:

(1)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企业政策、工资水平、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这类因素处理得不好会引发工作不满情绪的产生,处理得好可预防和消除这种不满。但它不能起激励作用,只能起到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

(2)激励因素是指能够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主要包括:①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 ②工作上的成就感; ③由于良好的工作成绩而得到的奖励; ④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⑤职务上的责任感。

(3)双因素激励理论的意义

双因素激励理论的意义在于它把传统的满意一不满意(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的观点进行了拆解,认为传统的观点中存在双重的连续体: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而不是不满意; 同样,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而不是满意。

2. 反馈控制

【答案】(1)反馈控制的概念

反馈控制又称事后控制、成果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己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以及职工成绩评定等内容。这类控制主要是分析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其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已经发生或即将出现的偏差,分析其原因和对未来的可能影响,及时拟定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以防止偏差继续发生或防止其今后再度发生。

(2)反馈控制的优缺点

①优点:A. 反馈控制为管理者提供了关于计划的效果究竟如何的真实信息; B. 反馈控制可以增强员工的积极性。

②缺点:A. 只能事后发挥作用,任何供以反馈分析的结果都是既定的、不能改变的结果,惟一的作用是为以后类似的工作提供警戒与参考; B. 偏差发生与被发现并得到纠正之间有较长一段时滞,这必然对偏差纠正的效果发生很大影响。

3. 资金利润率

【答案】资金利润率是指企业在某个经营时期的净利润与该期占用的全部资金之比,它是衡量企业资金利用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是否从全部投入资金的利用中实现了足够的净利润。同销售利润率一样,资金利润率也要同其他经营单位和其他年度的情况进行比较。一般来说,要为企业的资金利润率规定一个最低的标准。同样一笔资金,投入到企业营运后的净利润收入,至少不应低于其他投资形式(比如购买短期或长期债券)的收入。

4. 管理的领导职能

【答案】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过程。管理者在执行领导职能时,一方面要调动组织成员的潜能,使之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另一方面要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使组织中的所有活动和努力协调统一。其具体途径包括:激励下属、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指导、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组织成员之间以及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冲突,等等。

5. 前向一体化

【答案】前向一体化是指企业通过收购或兼并若干商业企业,或者拥有和控制其分销系统,实行产销一体化。即指获得分销商或零售商的所有权或加强对它们的控制,也就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和生产技术的可能条件,利用自己的优势,把成品进行深加工的战略。实施前向一体化的一种有效方式是特许经营,采用特许经营的形式授权其他厂商经销自己的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是用途最广、也是非常有效的前向一体化方式。

6. 有机式组织

【答案】有机式组织也称适应性组织,是低复杂性、低正规化和分权化的组织。有机式组织是一种松散、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形式。不具有标准化的工作和规则条例,是一种松散的结构,能够根据需要迅速地做出调整。这种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处在不稳定或不可预测环境下的组织。

7. 建设性冲突

【答案】建设性冲突又称良除冲突。建设性冲突是在共同的目标下进行意见的交流、沟通、整合或角色的厘清,可以促进组织目标的达成,这类冲突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是有利的。建设性冲突的主要特点是:①双方关心企业共同目标的实现; ②乐于了解对方的观点、意见; ③以争论问题为中心; ④在冲突中注重互相交换情况。适度的、建设性的冲突是组织创新的催化剂。管理者必须把鼓励建设性冲突的价值观传达给整个组织,并且通过引进外人、变革组织结构、利用非正式沟通渠道、树立对立面等技巧来激发组织中的建设性冲突。

8. 管理控制

【答案】作为管理职能之一的管理控制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订的计划能够

得以实现,各级主管人员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因发展的需要而重新拟订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测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以防止偏差继续发展或今后再度发生的过程; 或者根据组织环境的变化和发展需要,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对原计划进行修订或制定新的计划,调整管理工作的活动过程。

二、简答题

9. 运用决策树解题时,如果在决策点选取最大值时,有两个或者多个取得最大值,该如何处理?

【答案】决策树属于风险型决策的一种方法,面对多阶段的风险决策问题时,人们经常使用决策树法。其目标可以是最大期望收益,也可以是最大期望效用,同时注意小概率事件的发生。

在运用决策树解题时,如果在决策点选取最大值时,有两个或者多个取得最大值,可以各算出决策点的期望收益,再从期望收益中选取最大值的决策点,或者在计算期望时,用收益的效用乘相应的概率,再求和,然后取其和最大的那个决策点。

10.简述员工福利的特点与作用是什么?

【答案】(1)员工福利的特点

①补偿性; ②均等性; ③补充性; ④集体性。

(2)员工福利的作用

①吸引优秀员工。优秀员工是组织发展的顶梁柱,良好的福利有时比高工资更能吸引优秀员工。

②提高员工的士气。良好的福利使员工无后顾之忧,使员工有与组织共荣辱之感,士气必然高涨。

③降低员工流动率。员工流动率过高必然会使组织的工作受到一定损失,而良好的福利会使许多可能流动的员工打消流动的念头。

④激励员工。良好的福利会使员工产生由衷的工作满意感,进而激发员工自觉为组织目标而奋斗的动力。

⑤凝聚员工。组织的凝聚力由许多因素组成,但良好的福利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良好的福利体现了组织的高层管理者以人为本经营思想。

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良好的福利一方一面可以使员工得到更多的实惠,另一方面用在员工身上的投资会产生更多的回报。

11.简述管理科学理论与科学管理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的问题,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管理科学理论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用于解决军事问题的定量方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结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