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含Med-X研究院)615细胞生物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中膜体(mesosome )。
【答案】中膜体是由细胞膜内陷形成的,每个细胞内有一个或数个中膜体,其形状差异很大,革兰阳性菌中常见,可能起DNA 复制支点作用。
2.
蛋白质跨膜运输
【答案】
蛋白质跨膜运输主要指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蛋白质转运到内质网、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等部位的一种蛋白质运输类型。
3. 带3
蛋白
【答案】带3蛋白与血型糖蛋白一样都是红细胞的膜蛋白,因其在PAGE 电泳分部时位于第三条带而得名。带3蛋白在红细胞膜中含量很高,约为红细胞膜蛋白的25%。由于带3蛋白具有阴离子转运功能,所以带3蛋白又被称为“阴离子通道”。带3蛋白是由两个相同的亚基组成的二聚体,每条亚基含929个氨基酸。它是一种糖蛋白,在质膜中穿越12—14次,因此,它是多次跨膜蛋白。
4. 主动运输
【答案】主动运输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浓度低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需要消耗能量。根据能量来源不同,主动运输分为:ATP 直接供能(ATP 驱动泵)、间接提供能量(协同转运或偶联转运蛋白)和光驱动泵。
5.
【答案】的中文名称是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是指由一个被特定抗原免疫的B 淋巴细胞与杂交瘤细胞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细胞产生的针对该特异性抗原的抗体。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在生物学研究和临床上都有广泛而重要的用途。
6.
静止期细胞
【答案】
由于
点(又称
处于
或期细胞。)作用,周期中细胞暂时脱离细胞周期不进行增殖(大多
期),但给予适当刺激后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进行细胞分裂,这些细胞称为静止期细胞,
7.
再生
【答案】
再生一般是指生物体缺失部分后重建过程,广义的再生可包括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与器官水平及整体水平的再生。
8.
转运蛋白
【答案】在叶绿体内膜上有很多运输蛋白,称为转运蛋白。它们的功能是选择性转运出入叶绿体的分子。叶绿体内膜上所有转运蛋白的运输作用都是靠浓度梯度驱动的,而不是主动运输。这与线粒体内膜的运输系统不同,在线粒体内膜中有主动运输的转运蛋白。
9. 桥粒与半桥粒
【答案】桥粒和半桥粒都是与中间丝相连的锚定连接。
(1)桥粒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锚定连接,锚蛋白一侧与细胞内的中间丝相连,另一侧与跨膜的黏附性蛋白质相连。通过桥粒连接,使整个上皮层的中间丝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增强了细胞抵抗外界压力与张力的机械强度。
(2)半桥粒是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锚蛋白与一侧与细胞内的中间丝相连,另一侧与跨膜的整联蛋白相连,整联蛋白与胞外基质的层粘连蛋白相连,从而将细胞锚定在细胞外基质上。
10.regeneration
【答案】regeneration 的中文名称是再生。再生是指生物体的整体活器官受外力作用发生创伤而部分丢失,在剩余部分的基础上又生长出与丢失部分在形态与功能上相同的结构过程,即生物体缺失部分后重建的过程。广义的再生可包括细胞水平、组织与器官水平及个体水平的再生,但一般再生是指生物体缺失部分后重建的过程。
11.
纺锤体
【答案】
纺锤体是指减数和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质中出现的纺锤形结构,由能收缩的微管和微丝纵向成束排列而成。
12.
白色体
【答案】白色体又称无色体。植物细胞质中不含色素的质体,如植物体内的分生组织和见不到阳光的块茎等细胞内的质体。有制造和贮藏淀粉、蛋白质的功能。白色体的前体为“原质体”,它进行多次分裂成为白色体,或为叶绿体。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的质体,也是白色体的一种类型。
二、简答题
13.简述细胞分化的全能性及已分化体细胞如何再获得全能性。
【答案】(1)细胞分化的全能性
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称为细胞的全能性。受精卵及其早期的胚胎细胞都是具有全能性的细胞,植物的体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培育成正常的植株。
(2)细胞全能性的再获得
通过组织特异性基因的表达,生物体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分化,细胞分化的潜能逐渐受到限制而变窄,由全能性细胞转化成为多能或单能干细胞,而细胞核始终保持分化的全能性。在一些生物中存在转分化现象,即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转变成另一种分化细胞,一般是经历去分化(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实现的,即分化细胞失去其特有的结构与功能变成具有未分化细胞的特征的细胞,已分化的体细胞可以通过转分化即脱分化与再分化形成具有分化成有限细胞类型的潜能。例如:
①植物的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未分化的细胞团一一愈伤组织,即脱分化现象。愈伤组织可进一步被诱导,使其再分化形成根和芽的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并最终长成植株。
②高等动物的克隆也涉及细胞去分化的过程,但已分化细胞的细胞核需要在卵细胞质中才能完成其去分化的程序,即重编程。
14.
为什么真核细胞的总
【答案】
真核细胞中
以电泳时一般呈现3
条
和
15.
简述
【答案】
学意义:
(1
)在这几种构象的
(2)B
构型结构特征中,大沟和小沟是调控蛋白识别遗传信息的位点,它们的转录活性,的特征对遗传信息的表达至关重要。在一定的生理条件下可部分变构为其他构型,
从而调节
超螺旋化有重要意义,
使如由B
构型变构为构型后活性明显降低,
再转构为构型,活性恢复。(3
)
构型的形成对
高级结构。
16.根据信号假说,膜蛋白(单次和多次跨膜)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膜蛋白的跨膜形成主要是由停止转移信号及其数量决定的。新生肽上是否含有停止转移信号决定了新生肽是否全部穿过内质网膜,
成为内质网腔中的可溶性蛋白还是成为膜蛋白。端的信号序列和内含信号序列都可作为起始转移信号,
但端的信号序列是可切除的,而内含信号序列是不可切除的。膜蛋白的跨膜次数是由其内含信号序列和停止转移信号序列的数目决定的,这些信号序列都是多肽链中的疏水氨基酸区。因此,根据多肽链中疏水氨基酸区的数目和位置可以预测其穿膜情况。另外,由于膜蛋白总是从胞质溶胶穿入内质网膜,并且总是保持信号序
在电泳时呈现3条带?含量最为丰富,
而其他条带(并且
含量要少得多,而且大小不均一,所的带宽的2倍。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易观察到),
分别是
的带宽大约是构型的生物学意义。
二级结构呈多态性,
有等多种构型,这些构型具有重要的生物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形成特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