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英汉领属结构中被领有者的识别度研究

关键词:领属结构;篇章地位;可及性

  摘要

领属结构研究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最初的形式语法以管约论对其进行的研究,到从功能、语用角度所做的研究,成果都非常丰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使得从认知角度对领属结构所做的研究大量出现,并加深了对领属结构从不同角度的认识。近年来,对英语领属结构的认知研究一般集中在该结构的概念参照点研究上,而汉语领属结构的表现则更为复杂。汉语学者对汉语领属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领属结构(N1+的+N2)中“的”的省略问题;“名词+的+动词”(N+的+V)到底是名词结构还是动词结构,进而什么样的动词才能进入“N+的+V”结构中等。本文以Langacker(1993)的概念参照点理论和Ariel(1990)的指称可及性理论为依据,在Taylor(1996)对英语领属结构在篇章中的表现预测基础上,通过建立真实语料,观察英汉领属结构在整个信息流动过程中的表现,研究其被领有者的篇章地位,即可识别度问题。结果发现,与Taylor所作出的预测不同,被领有者在篇章中并不完全是新信息,而是在很多情况下与先前篇章中的某些信息存在互指的关系:1)可以在先前篇章中找到明确的先行词;2)被领有者指称篇章本身;3)没有明确的先行词,但是与其他指称短语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另外,我们还对英汉领属结构中的被领有者的篇章可识别度进行了初步的对比研究,发现英汉领属结构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但是在领属结构的出现频率上,英语明显高于汉语。希望这些研究能够深化对英汉领属结构的研究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