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题库>狂犬病题库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 狂犬病诊断要点

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要点 流行性乙型脑炎概述 狂犬病疫苗接种 患者,男性,36岁。因发热2天,头痛、腰痛1天,呕吐胃内容物1次于4月20日入院。2天前出现发热,体温39℃,伴全身不适,腹泻3次,稀便,自服"消炎药"后无明显好转。1天前出现头痛、腰痛,尿量减少,家属发现其眼睛发红。入院前半小时呕吐胃内容物1次。2周前曾回河北探亲,家中有老鼠活动。查体:T36.5℃,P122次/分,R24次/分,BP70/40mmHg,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面颈部皮肤充血,左前胸散在条状出血斑。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腹平软,右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及,四肢远端凉。化验检查:WBC25×109/L,中性粒细胞80%,异型淋巴细胞12%,血小板84×109/L。导尿100ml,有膜状物,尿蛋白(+++)红细胞(++)。 流行性出血热预防 狂犬病诊断要点
参考答案:

1.流行病学史有被犬、猫、野生食肉动物以及食虫和吸血蝙蝠等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黏膜或未愈合伤口的感染史。
2.临床表现
(1)狂躁型:狂躁型是我国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异常感觉,以后出现高度兴奋、恐水、怕风、阵发性咽肌痉挛和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流涎、吐沫、多汗、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等。逐渐发生全身弛缓性瘫痪,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2)麻痹型:麻痹型在我国较少见。临床表现为:前驱期多为高热、头痛、呕吐及咬伤处疼痛等,无兴奋期和恐水症状,亦无咽喉痉挛和吞咽困难等表现。前驱期后即出现四肢无力、麻痹症状,麻痹多开始于肢体被咬处,然后呈放射状向四周蔓延。部分或者全部肌肉瘫痪,咽喉肌、声带麻痹而失音,故称"哑狂犬病"。
3.实验室检查
(1)直接荧光抗体法(dFA.或ELISA法:检测患者唾液、脑脊液或颈后带毛囊的皮肤组织标本中狂犬病毒抗体阳性,或用RT-PCR检测狂犬病毒核酸阳性。
(2)细胞培养方法:从患者唾液、脑脊液等标本中分离到狂犬病病毒。
(3)脑组织检测:尸检脑组织标本,用直接荧光抗体法或ELISA法检测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RT-PCR检测狂犬病病毒核酸阳性、细胞培养方法分离到狂犬病病毒。
(二)诊断原则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病例确诊需要实验室检查证据。
(三)诊断1.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任一项:
(1)符合临床表现(1);
(2)符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2)。
2.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加上实验室检查(1)、(2)、(3)中的任何一项者。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