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纳米乳(曾称微乳)是粒径为10~100nm的乳滴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胶体分散系统,其乳滴多为球形,大小比较均匀,透明或半透明,经热压灭菌或离心也不能使之分层,通常属热力学稳定系统。纳米乳也不易受血清蛋白的影响,在循环系统中的寿命很长,在注射24小时后油相25%以上仍然在血中。亚纳米乳(曾称亚微乳)粒100~500nm,外观不透明,呈浑浊或乳状,稳定性也不如纳米乳,虽可热压灭菌,但加热时间太长或数次加热,也会分层。
关于纳米乳,叙述错误的是()。A . 亚纳米乳的稳定性界于纳米乳与普通乳之间
B . 纳米乳可自动形成,或轻度振荡即可形成
C . 亚纳米乳的制备须提供较强的机械分散力,如高压乳匀机
D . 制备纳米乳需要的乳化剂的量比较小
E . 在浓的胶束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油及助乳化剂也可以得到纳米乳
纳米乳(曾称微乳)是粒径为10~100nm的乳滴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胶体分散系统,其乳滴多为球形,大小比较均匀,透明或半透明,经热压灭菌或离心也不能使之分层,通常属热力学稳定系统。纳米乳也不易受血清蛋白的影响,在循环系统中的寿命很长,在注射24小时后油相25%以上仍然在血中。亚纳米乳(曾称亚微乳)粒100~500nm,外观不透明,呈浑浊或乳状,稳定性也不如纳米乳,虽可热压灭菌,但加热时间太长或数次加热,也会分层。
关于纳米乳,叙述错误的是()。● 参考解析
在普通乳中增加乳化剂并加入助乳化剂可以得到纳米乳,其每个小的乳滴都有乳化剂及助乳化剂形成的膜,故增大了乳化剂的用量,而助乳化剂则增大膜的柔顺性。纳米乳与亚纳米乳都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但目前在药剂学中的应用还不太多。纳米乳由于需要的乳化剂的量比较大,如何降低乳化剂的用量,从而降低纳米乳的毒性,是目前探讨较多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