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神病学(医学高级)题库>二、精神障碍的症状学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患者经常感觉大肠或小肠部位疼痛,有牵拉、扭转甚至断裂感,因而不敢进食,并感到有小昆虫在爬行,虽经内科医生做了各种检查仍然拒绝接受医生的解释。此症状可能是()

A . 错觉
B . 内感性不适
C . 幻触
D . 内脏性幻觉
E . 躯体化症状

下列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护理,描述错误的是()。 移植前复查血常规、骨髓象、血生化、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清除感染灶。 入室前3天开始口服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进行肠道消毒。 移植前预处理的目的是杀灭肿瘤或白血病细胞;抑制免疫反应,减少排斥;腾空骨髓造血龛,以利植入。 GVHD分为急、慢性两型,一般2个月以内发生的为急性GVHD,2个月以后发生的为慢性GVHD。 急性CVHD易发生在移植后20天左右,白细胞逐渐回升时,要注意观察耳后、手掌、脚心等部位的皮肤。 顺铂-乙基纤维其微粒的直径为() 100~400μm。 50~150μm。 50~800μm。 0.5~3mm。 1mm。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技术的手持式血糖仪,所使用的试纸顶层由亲水层、粘附层、酶层、绝缘层、碳层、塑料支撑层等组成,其中关于各层的主要作用,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酶层内含葡萄糖氧化酶。 绝缘层可以限制电流通过。 碳层内包括工作电极和参考电极。 顶层是透明的。 亲水层和粘附层则有助于控制和引导小样品的血样。 心肺复苏时首选的给药途径是()。 骨髓腔。 气管内。 肌肉。 静脉。 皮下。 患儿男,47d。于出生后15d时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阵发性咳嗽,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周身皮肤黄染。血白细胞15×109/L。对症治疗10d,病情好转,出院。7d前患儿再次发热(体温39℃)、喘憋,口周及四肢末端皮肤发绀,急诊入院。查体:脉搏190次/min,呼吸76次/min。反应极差,周身皮肤黄染,呼吸困难;听诊双肺密集湿啰音,心音低钝,心率190次/min;肝脾未见异常,下肢水肿。查血白细胞23×109/L,红细胞218×1012/L,血红蛋白81g/L;丙氨酸转氨酶87U/L,总胆红素285μmol/L,间接胆红素235μmol/L,总蛋白51g/L,白蛋白27g/L;乙肝五项均(-)。血培养未见细菌生长。X线胸片示两侧肺斑片状阴影。综合以上各项检测结果,患儿最终诊断为() A.细菌性肺炎。 婴儿肝炎综合征。 支原体肺炎。 衣原体肺炎。 支气管肺炎伴心力衰竭。 TORCH综合征。 患者经常感觉大肠或小肠部位疼痛,有牵拉、扭转甚至断裂感,因而不敢进食,并感到有小昆虫在爬行,虽经内科医生做了各种检查仍然拒绝接受医生的解释。此症状可能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此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上述概念理解。其中内感性不适属于知觉障碍,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服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蚁爬感、游走感、挤压感,部位常不明确,性质模糊甚至多变,多见于各类神经症、躯体化障碍、抑郁状态或精神分裂症。内脏,性幻觉属于知觉障碍,是指患者感到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异常体验,如肠扭转、肝破裂等,部位性质比较明确,常与疑病、虚无妄想及被害妄想等伴随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更年期精神病。幻触又称皮肤和黏膜幻觉,患者可清晰感觉到皮肤和黏膜上有某种异样感觉如虫爬、针刺、通电等,也可有性接触感,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器质性精神障碍。错觉则是知觉歪曲,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歪曲感知为与实际完全不符的事物,正常人错觉多出现在视听减弱、照明不足时,通过验证可很快校正和消除。对上述概念掌握有助于临床区分各类感知觉障碍。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