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浙江工业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概念解释

1. 组织设计

【答案】组织设计是指以组织结构安排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它的实质是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劳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工。组织设计的目的是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优势,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形成综合效果。组织设计因组织的战略、所处的环境、技术水平以及规模而异。

(1)组织设计所遵循的原则有:①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 ②权责对等的原则; ③命令统一的原则。

(2)组织设计的一般程序为:①设计原则的确定。根据企业的目标和特点,确定组织设计的方针、原则和主要参数; ②职能分析和设计。确定管理职能及其结构,层层分解到各项管理业务和工作中,进行管理业务的总设计; ③结构框架的设计。设计各个管理层次、部门、岗位及其责任、权力,具体表现为确定企业的组织系统图; ④联系方式的设计。进行控制、信息交流、综合、协调等方式和制度的设计; ⑤管理规范的设计。主要设计管理工作程序、管理工作标准和管理工作方法,作为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 ⑥人员培训和配备。根据结构设计,定质、定量地配备各级管理人员; ⑦运行制度的设计。设计管理部门和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设计精神鼓励和下资奖励制度,设计管理人员培训制度; ⑧反馈和修正。将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回去,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上述各项设计进行必要的修正。

2. 预算控制

【答案】预算控制是指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对费用支出进行严格有效的约束,以保证各种活动或各个部门在充分达成既定目标、实现利润的过程中,对经营资源能够充分地利用的过程。预算控制必须借助基本的技术要素,才能发挥控制作用,产生控制效应。有效的预算控制应当是一个全流程、全方位的多维控制系统,是一个点面结合、主辅结合、自始至终的动态控制系统。

3. 事务型领导者

【答案】事务型领导者又称为维持型领导者,是致力于维持现状的守业式的领导者,其目的是为了维持秩序,使企业系统能高效、稳定的运行下去。事务型领导者通过明确角色和任务要求,激励下属向着既定的目标活动,并且尽量考虑和满足下属的社会需要,通过协作活动提高下属的生产率水平。事务型领导者对组织的管理职能和程序推崇备至,勤奋、谦和而且公正,以把事情理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引以为豪,并且重视非人格的绩效内容,如计划、日程和预算,对组织有使命感,严格遵守组织的规范和价值观。

4. 计划

【答案】计划是指在决策目标的指导下,以预测工作为基础,对实现目标的途径做出具体安排的

一项活动。它是对行动的预先设计。

(1)在管理学中,计划具有两重含义:①计划管理工作。管理学家基本上都认为,计划是最重要的管理职能之一; ②以规划、预算等为主体的具体的计划形式。它们是实施计划管理职能的书面文件。其实,计划工作和计划形式是密切相关的。计划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就是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形成计划不仅是计划工作要完成的任务,也是计划执行的指南。

(2)计划的分类。企业计划根据计划的广度,可分为战略性计划、战术性计划; 根据计划的时间尺度,可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根据计划的层次,可分为目的或使命、口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项目和预算等。

(3) 计划编制的主要步骤为:确定目标→认清现在→研究过去→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拟定和选择可行动计划→确定主要计划→制定派生计划→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5. 平衡记分片

【答案】平衡计分卡是由美国罗伯特·S ·卡普兰和大卫·P ·诺顿创建的一套将企业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状况进行不同时段的考核,从而为战略目标的完成建立起可靠的执行基础的绩效管理体系。它打破了传统的只注重财务指标的业绩管理力一法,关注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创新与学习四个领域,适用十对部门的团队考核。

二、简答题

6.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答案】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研究环境对行为的强化作用的理论,他认为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其行为是对其所获刺激的函数。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会采取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将作用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当行为结果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这就是环境对行为的强化的结果。因此管理要采取各种强化方式,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强化分为正强化、负强化、自然取消、惩罚等几种类型。

7. 情境领导理论认为领导方式与下属成熟度应如何匹配?

【答案】情境领导理论(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 , SLT ),又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科曼于1966年提出,并由美国管理学家保罗·赫塞(PaulHersey )和肯·布兰查德(KenBlanchard )加以发展的一个关注下属成熟度的权变领导理论。赫塞和布兰查德认为,成功的领导是通过选择恰当的领导方式而实现的,选择的过程根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而定。而成熟度(readiness )是指个体能够并愿意完成某项具体仟务的程度。

(1)情境领导理论的主要观点

有效的领导风格,应该适应下属的“成熟程度”。情境领导理论是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二元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二元理论提出了二维结构模型,即影响有效领导的两个因素是: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科曼又吸收了阿吉里斯的“成熟一不成熟”理论,加进了第三个因素,即下属的成熟程度。科曼认为,“高工作、高关系”的领导风格并不经常有效,而“低工作、

低关系”的领导风格也不一定经常无效,都要视下属的成熟程度而定,从而建立了一种三因素(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下属成熟程度)的权变领导理论。

(2)领导方式与下属成熟度的匹配方式

赫塞和布兰查德把领导方式和员工的行为关系通过成熟度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周期性的领导方式。当下属的成熟度水平不断提高时,领导者不但可以减少对活动的控制,而且还可以不断减少关系行为。

如下图所示,如果下属既无能力又不愿意承担一项任务(

的指令(告知); 如果下属没有能力但有意愿(

愿(,领导者需要提供清晰和具体),则领导者既要表现出高任务取向以弥补下属),则领导)能力的缺乏,又要表现出高关系取向以使下属领会领导者的意图(推销); 如果下属有能力但无意)则领导者需要运用支持与参与风格(参与); 如果下属既有意愿又有能力(

具体的匹配方式如下:

①指导型(telling )领导(高任务一低关系)。领导者界定角色,明确告诉下属具体该干什么、怎么干以及何时何地去干;

②推销型(selling )领导(高任务一高关系)。领导者同时提供指导行为与支持行为。

③参与型(participating )领导(低任务一高关系)。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者的主要角色是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

④授权型(dele}atin妇领导(低任务一低关系)。

领导者提供极少的指示性行为或支持性行为。者不需要做太多的工作(授权)。

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

8. 请评价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对管理学发展的贡献。

【答案】亨利·法约尔是“一般管理理论”或“组织管理理论”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是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该理论主要解释管理者的工作是什么以及有效的管理和组织思想由哪些要素构成。具体而言,法约尔对管理学的主要贡献有:

(1)企业的工作与人员能力结构

法约尔认为,企业里所发生的所有行为都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类:

①技术性的工作一一生产、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