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胸心外科学(医学高级)题库>诊断学基础题库

问题:

[单选]

患者男性,17岁,体检时记录到如下心电图(图5-7),应考虑为()

A . 窦性停搏
B . 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C . 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D . 窦性心律不齐
E . 房性期前收缩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较常发生的并发症不包括() A.黄斑囊样水肿。 B.玻璃体积血。 C.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D.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E.视网膜坏死。 具有中空外坚,浮而搏指特征的脉象是()。 紧脉。 弦脉。 芤脉。 革脉。 牢脉。 血-视网膜内屏障界面是指() 视网膜外界膜。 视网膜内界膜。 Bruch膜。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 尸检4岁男童,前列腺肿大,显微镜下如图,免疫组化DES(+),MyoD1(+)(如图),应最先考虑诊断为()。 小细胞癌。 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平滑肌肉瘤。 平滑肌瘤。 未分化腺癌。 医生用不轻不重,按至肌肉,调节适当的指力的手法,称为()。 举法。 按法。 寻法。 总按。 单按。

患者男性,17岁,体检时记录到如下心电图(图5-7),应考虑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窦性心律不齐解析:二度Ⅰ型窦房阻滞是指窦房传导时间逐渐延长,最后导致窦性激动完全被阻滞而不能传入心房,引起"心房波脱漏"。心电图上呈现窦房传导文氏现象:①P-P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长间歇;②长间歇后的第一个P-P间期>长间歇前的最后一个P-P间期;③长间歇的时间<两个较短的P-P间期之和。窦性心律不齐常出现在窦性心动过缓时,其心电图特征为:①没有完全相等的P-P间期;②心率的快慢随呼吸周期而逐渐变化,暂停呼吸时心律不齐可消失。本图P波为窦性,形态一致,PR间期0.16秒。P-P间期不规整,无完全相等的P-P间期,相差>0.12秒,应考虑为窦性心律不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