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改变错误的是() 病变呈广泛浅小溃疡。 病变常侵入肌层易出现穿孔及巨结肠。 炎症反复发作可形成炎性息肉。 病变反复发作可致结肠变形缩短。 溃疡性结肠炎可出现癌变。
下列不是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的是() 肠壁边缘呈锯齿样。 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 病变部位呈跳跃征象。 肠腔见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 肠管缩短,肠腔变窄,呈铅管状。
男孩,10岁,因发热伴双耳垂下肿痛4天、腹痛半天、呕吐3次,于2006年4月入院。体检,体温39%,神萎,颈软,咽红,双侧腮腺3cm×3cm,质软,有压痛,心肺无异常。腹软,左上腹有轻度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轻度活跃,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均阴性。该病儿的治疗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肌注阿托品。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静注甘露醇以降颅压。 应用抗病毒药。 暂禁食。
依据WHO标准可诊为Crohn病的是() 区域性肠道病变,黏膜呈铺路石样改变。 非连续性肠道病变,伴纵行溃疡。 全层性炎症性肠道病变伴肿块及狭窄。 节段性肠道病变,纵行溃疡。 非连续性肠道病变,全层性炎及非干酪性肉芽肿。
结肠Crohn病的首选治疗药物() 甲硝唑。 柳氮磺吡啶。 阿莫西林。 泼尼松。 硫唑嘌呤。
男孩,10岁,因发热伴双耳垂下肿痛4天、腹痛半天、呕吐3次,于2006年4月入院。体检,体温39%,神萎,颈软,咽红,双侧腮腺3cm×3cm,质软,有压痛,心肺无异常。腹软,左上腹有轻度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轻度活跃,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均阴性。该病儿最可能的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