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内蒙古大学计算机网络(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综合题

1. 为什么在TCP 首部中要把TCP 的端口号放入最开始的4个字节?

【答案】在ICMP 的差错报文中要包含IP 首部后面的8个字节的内容,而这里面有TCP 首部中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当TCP 收到ICMP 差错报文时需要用这两个窗口来确定是哪条连接出了差错。

2. 携带实时音频信号的固定长度分组序列发送到因特网,每隔10ms 发送一个分组。前10个分

组通过网络的时延分别是45ms ,50ms ,53ms ,46ms ,30ms ,40ms ,46ms ,49ms ,55ms 和51ms 。

(1)用图表示出这些分组发出时间和到达时间。

(2)若在接收端还原时的端到端时延为75ms ,试求出每一个分组经受的时延。

(3)画出接收端缓存中的分组数与时间的关系。

【答案】(1)如图 (a )所示,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这些分组的发出时间和到达时间。

图 (a )

30,25,22, 29,45, 35, 29,(2)每一个分组经受的时延为端到端时延与网络时延之差,分别为:

26, 20和24(单位为ms )。

(3)接收端缓存中的分组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b )所示。

图 (b )

3. 对称密钥体制与公钥密码体制的特点各如何?各有何优缺点?

【答案】在对称密钥体制中,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的密码体制是相同的,且收发双方必须共享密钥,对称密码的密钥是保密的,没有密钥,解密就不可行,知道算法和若干密文不足以确定密钥。

对称密钥体制的优点是加解密速度快,安全强度高,使用的加密算法比较简便高效,密钥简短,破译极其困难,系统开销小,适合加密大量数据。其缺点是密钥的发送过程十分复杂,花费较高;当用户很多、分布很广时,密钥的分配存储就成了大问题;通信双方必须统一密钥,才能发送保密信息。

在公钥密码体制中,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不同的,且加密密钥是向公众公开的,而解密密钥是需要保密的,发送方拥有加密或者解密密钥,而接收方拥有另一个密钥。两个密钥之一也是

保密的,无解密密钥,解密不可行,知道算法和其中一个密钥以及若干密文不能确定另一个密钥。

公钥密码体制的优点是密钥少,好管理,分配简单;不需要用密钥通道和复杂的协议来传送密钥;可实现数字签名和数字鉴别。其缺点是加密速度慢,开销较大。

4. 试述电子邮件的最主要的组成部件,用户代理UA 的作用是什么?没有UA 行不行?

【答案】(1)电子邮件的主要组成部件有三个: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以及邮件发送协议和邮件读取协议。

(2)用户代理UA 是用户与电子邮件系统的接口,在多数情况下,是指在用户PC 机中运行的程序。用户代理向用户提供一个很友好的接口来发送和接收邮件。

用户代理的功能主要包括:①撰写,给用户提供方便地编辑信件的环境;②显示,能方便地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信;③处理,包括发送邮件和接收邮件;④通信,发信人在撰写完邮件后,要利用邮件发送协议发送到用户所使用的邮件服务器。

(3)没有用户代理是不行的。因为并非所有的计算机都能运行邮件服务器程序。有些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存储器来运行允许程序在后台运行的操作系统,或是可能没有足够的CPU 能力来运行邮件服务器程序。更重要的是,邮件服务器程序必须不间断地运行,每天不间断地连接在因

特网上,否则可能使很多外面发来的邮件丢失。因此,让用户的PC 机运行邮件服务器程序是不现实的。让来信暂时存储在ISP 邮件服务器中,当用户方便时就从邮件服务器的用户信箱中读取来信,是比较合理的做法。

5. 试证明:当用n 比特进行分组的编号时,若接收窗口等于1(即只能按顺序接收分组),则仅在发送窗口不超过时,连续ARQ 协议才能正确运行,窗口单位是分组。

接收窗口记为

的【答案】如图所示,设发送窗口记为假定用3比特进行编号。设接收端窗口正好在7号分组处(有阴影的分组)。发送窗口

位置不可能比②更靠前,也不可能比③更靠后,也不可能出现这种极端位置,如①。

对于①和②的情况下,

对于③这种情况下,在内无重复序号,即 又由于因此

的范围内无重复序号,即

图 分组存储/转发示意图

6. 数据率为10Mb/s的以太网在物理媒体上的码元传输速率是多少码元/秒?

【答案】以太网使用曼彻斯特编码,这意味着发送每一位数据都占用两个信号周期,所以码

元传输速率是数据率的两倍。标准以太网的数据速率是则码元传输速率是20M 码元/秒。

7. 主机H 通过快速以太网连接Internet ,IP 地址为192.168.0.8,服务器S 的IP

地址为

, 主机H 与S 使用TCP 通信时在主机H 上捕获的其中5个IP 分组见如表1所示。

表1 在主机H 上捕获的IP 分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17中的IP 分组中,哪几个是由主机H 发送的?哪几个完成了TCP 连接建立过程?哪几个在通过快速以太网传输时进行了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