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812西方经济学(宏观、微观)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资本深化与资本广化

【答案】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式中,为新增劳动力所配备的资本数量和资本折旧,称为资本广化(即意味着为每一个新生的工人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存量); △k 为人均资本的增加,称为资本深化(即意味着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存量上升)。因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又可表述为: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一资本广化 当时,△k=0,此时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人均储蓄恰好等于资本广化的需要。因此,要实现稳态,则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即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稳态的条件是:

2. 古典总供给曲线

【答案】古典总供给曲线又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按照古典学派的说法,在长期当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因此,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会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经济的产量水平也将位于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因此,古典学派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如所示。

图 古典总供给曲线

古典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其原因在于工资的充分弹性或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保证了劳动市场经常处于均衡位置即充分就业,从而使实际产量或国民收入也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不受价格的影响。

3. 资本边际效率

【答案】资本边际效率是指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

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的贴现率,它可被视为将一项投资按复利方法计算得的预期利润率,其公式为:

式中,R 表示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R i 表示使用期内各年份的预期收益,J 表示资本品在第n 年末时的处置残值,r 表示资本边际效率。公式表明,资本边际效率与资本重置成本成反比,与资本预期收益成正比。凯恩斯认为,预期收益的减少与重置成本的上升都会使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二、简答题

4. 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哪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

【答案】一般来说,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结构性失业更严重些。分析如下:

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转业等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由于在动态经济中,劳动力的流动是正常的,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当某些部门相对于其他部门出现增长时,可以经常看到各种职业或地区之间供求的不平衡。这种情况下,往往“失业与空位”并

,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有人无工作的“失业”,这是存,即一方面存在着有工作无人做的“空位”

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点造成的。

由于摩擦性失业的失业者都可以胜任可能获得的工作,因而增强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增加就业信息或协助劳动者家庭搬家等都有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而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是劳动力市场失衡造成的失业,一些部门需要劳动力,存在职位空缺,但失业者缺乏到这些部门和岗位就业的能力,且这种能力的培训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更严重一些。

5. 请判断以下关于货币供给的论断是否正确? 并解释之。

(1)只有银行体系才具有货币创造的能力,而其他金融机构没有这种能力;

(2)银行体系创造货币不仅增加了经济中的流动性,同时也增加了经济中的财富。

【答案】(1)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只有银行体系才具有货币创造功能,不过这个“银行体系”指的是广义的银行体系,即所有拥有“吸收存款并利用存款发放贷款”的业务的公司,都算在这个“银行体系”之中,这些公司通过“多倍存贷款”运作创造货币。但是,金融创新使得许多具有货币特性的资产不断出现,这些资产具有货币流动性的特征,被称为准货币,即获得了货币流动性的非货币资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说只有银行体系才具有货币创造的能力,其他金融机构不能创造货币。

(2)尽管银行体系的部分准备金创造了货币,增加了经济的流动性,但它并没有增加社会的实际财富。当一个银行贷出自己一部分准备金时,它给了借款人进行交易的能力,从而增加了货

币供给。但是,借款人也承担了对银行的债务义务,因此,贷款并不能使他们变得更富有。换言之,银行体系创造货币增加了经济的流动性,但井没有增加社会的实际财富。

6. 说明主流经济学家是怎样用总供求模型说明经济的滞胀状态的? (请作图说明)

【答案】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总产量(y )和价格水平(P )。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不易移动,但是,来自外部的冲击可以使它从充分就业的位置向左移动,从而导致失业的增加和价格的上升,即导致滞胀状态。

图 运用总供给模型说明经济的滞胀状态

图中,AD 和ASS 相交于充分就业的E 0点。这时的产量和价格水平顺次为y f 和P 0。假定受

,AS 曲线由AS 0向左移动到AS 1,使AD 与AS 1相交于到供给冲击(如石油价格或工资等提高)

E 1点。可以发现,相对于原有均衡点,E 1点代表的产量水平下降,价格水平上升,即表示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并存。进一步说,AS 向左偏离AS 0的幅度越大,失业和通货膨胀也都会越为严重。

三、论述题

7. 2010年10月份我国CPI 同比增长4.4%,11月份同比增长5.1%,创28个月以来的新高。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民政部门相继宣布发放临时物价补贴,以缓解近期粮食等主要食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带来的生活压力,同时,中央银行也在两个月内连续采取了提高存贷款利率和三次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政策。根据宏观经济理论分析:

(1)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2)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会对我国的消费、投资、国民收入等经济变量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1)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普遍上涨的现象。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CPI 持续上涨,物价水平处于高位,通货膨胀的攀升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

首先,面对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的不景气,我国政府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制定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井扩大货币的发行,向金融机构提供充足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