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文学与法政学院623政治学理论之政治学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民主党
【答案】社会民主党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民主党”当时在法国指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者,“社会党”指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民主共和主义者,两者联盟,合称社会民主党或民主社会党。1869年德国建立了社会民主工党,后来各国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大都用社会民主党这一名称。
2. “第三波”
【答案】“第三波”即第三次民主化浪潮,以1974年葡萄牙“尉官运动”为标志,民主化浪潮席卷南欧、拉美、非洲和东南亚的大多数国家,使采用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国家增至107个,约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58。可以看出,70年代以来的民主化浪潮可以称得上一次世界范围内的“民主革命”。
3. 政治体系
【答案】政治体系是政治行为主体所依赖存在的制度形式,是政治行为主体与政治制度的有机统
一。它不仅包括政府机构和国家体系,还包括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政治体系是政治行为主体所赖以存在的制度形式,是政治行为主体与政治制度的有机统一。政治行为主体既包括国家、政府、政党和利益集团这样的社会政治组织,又包括政治个人。政治制度包括政府体制、政党制度、利益集团活动规则等,其中政府体制是政治制度的核心,一个国家的政府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他政治制度的设置和运转。政治制度的运转一方面表现为法律命令的实施,另一方面又受到法律的制约以及其他政治规范(政治信仰、政治传统和政治道德等)的影响。因此政治体系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政治理论。
4. 全球治理
【答案】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者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而治理在世界的层面上一直被主要视为政府问的关系,如今则必须看到它与非政府组织、各种公民运动、跨国公司和世界资本市场有关。凡此种种均与具有广泛影响的全球大众传媒相互作用。
5. 社会公共权力
【答案】社会公共权力是全社会范围内的政治权力,就全社会共同体来看,社会公共权力是以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即社会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只有社会公共权力是政治权力,其他范围和层次上形成的共同力量只是社会或政治力量而不构成政治权力。社会公共权力在原始社会是社会共同体意义上的公共权力,在国家产生后,它表现为国家权力。由于私有制社会中剥削阶级的利益常‘常冒充为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因而剥削阶级政治权力常常以社会公共权力的虚幻形式出现,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社会公共权力才在本质和形式意义上重新回归全社会的权力。社会公共权力所具有的特点:
①普遍性,它作用于全社会和每个社会成员,并在这个范围内普遍有效;
②至上性,它是社会范围中的最高权力,小允许同样范围和层次上其他同等权力的存在。
6. 政治
【答案】政治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这一定义有三个基本点:
①它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而形成的,这就概括了一切政治现象的基本特征;
②它强调只有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实现和形成的权利和利益要求才具有政治性,否则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
③它科学地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即政治关系。一方面,它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并从社会关系层面来把握社会政治现象。另一方面,它指出政治的本质内容应包括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三种基本关系,而不仅仅是政治权力这一个方面的内容。
7. 政治意识形态
【答案】在任何政治文化系统中,政治意识形态是一个政治系统试图说服社会成员、取得后者的认同和支持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特定的权威阐释系统,是一种能够提供政治认同和引导民众政治态度的符号模型。它构成了一个政治系统中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8. 新制度卞义
【答案】新制度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政治学流派。作为对制度主义的回归,新制度主义重新强调了传统政治科学研究的制度主义研究途径,在制度的动态运动中去探求制度对政治活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制度与行动和制度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具体而言,新制度主义所包含的两个核心假设是:政治制度创造着秩序和政治行动的可预期性的基本要素; 能够被特定人群所理解的例行性的行为过程,一方面将制度结构转化为政治行动,另一方面又将行动汇集为制度性的稳定与变迁。以这两个基本假设为基础,目前在西方有着较大影响的新制度主义流派主要有三个:①理性选择制度主义。②历史制度主义。③社会学制度主义。
9. 两院制
【答案】两院制的立法机构拥有两个议院。在两院制议会中,两院的职权划分各国有所不同,主要有三种情形:
(1)下院占有明显的优势;
(2)两院基本平权,上院略占优势;
(3)两院基本平权,下院略占优势。
主张实行两院制的学者则从孟德斯鸡的分权学说出发,认为立法机构实行两院制可以通过相互制约,防止议会专制,防止“多数暴政”; 还可以防止草率立法。
10.政党制度
【答案】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政党制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
①政党制度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而设立的,其最大原则是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利益实现。
②政党制度可以是成文法规定的,也可以是宪法惯例规定的。
③政党制度不仅规定着政党本身的地位、作用和活动方式,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国家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社会成员的政治活动方式。
二、简答题
11.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采用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形成,二战以后迅速发展,在60年代发展到全盛时期,70年代开始走向衰落。行为主义政治学把政治行为看作政治的出发点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单元,并用现代科学方法加以分析。其基本特征主要有:
(1)主张以政治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规律以及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认为只有通过研究政治行为,才可能触及影响和导致产生政治现象的真正原因;
(2)注重政治研究形式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因而注重定量研究而抛弃定性研究;
(3)强调以经验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实证性政治研究,主张政治研究应该是经验性和描述性的;
(4)认为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以不偏不倚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得到公正的结论;
(5)吸收大量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政治现象展开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多个层次的研究,构成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学说,大大拓宽了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形成了诸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等等大量边缘学科;
(6)规定自己的分析任务不在于政治的“应然”,而在于政治的“实然”,因此,在政治现实性上,它表现为从技术角度看,怎样进行统治和权力分配,而不是阐明统治为何是合理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