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620学科基础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运行的协调作用。
【答案】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
社会分化,特别是垂直分化产生的社会分层现象对社会运行有很大影响。分层现象,归根结底反映着人们观念上和利益上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们在社会表现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各个社会层次之间沟通和协调的障碍,也是产生社会隔阂和社会冲突的根源。因此,分层结构是一种冲突性社会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着社会的良性运行。然而,冲突性社会结构并非必然导致现实的社会冲突。人们在不可能完全消灭社会分层现象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通过某些方法缓解它的消极影响,实行合理的社会流动就是主要方法之一。
合理的社会流动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协调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1)形成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取代封闭、固定式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在分层社会中,存在着两类垂直差异:一种是山不同的地位规范体现的分层地位之间的垂直差异; 另一种是由各层成员的社会表现和内在素质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垂直差异。尽管后者是从前者转化而来的,但这种转化是有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社会成员长期固定于某一社会地位,即地位与成员之间存在着长期固定的联系。像分层意识、利益集团都是在上述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都是由地位不平等转化而来的人的不平等。只要存在着上述转化条件,这两类垂直差异之间就会由于相互加强而融为一体,变得难以区别。社会流动的功能恰恰是弱化了地位与人之间的联系,赋予这种联系以短暂性特点,促使占据各层次社会地位的群体成员处于不断更新轮换的过程中,变分层集团间的隔阂与冲突为个人间的竞争,从而破坏了地位差异与人的差异之间相互强化的中介条件,使两种差异得以分离。因此,合理流动有可能在无法消除分层地位差异的情况下,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实际差异。合理流动由于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缓解了由地位差异而产生的隔阂和冲突,从而发挥着稳定社会的功能。
(2)合理流动能够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层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联系,加强了社会整合程度
社会运行状态与社会整合程度有密切关系,而整合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各个社会层次之间的关系和反映这类关系的层次之间接触界面的宽窄。衡量层次间接触界面宽窄的尺度是现实社会中各层次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频率和人际关系性质。同一层次成员之间由于同质性强而交往频繁,容
易结成友谊、婚姻等较密切持久的人际关系; 而不同层次的社会成员之间由于异质性较强,人际接触和联系势必比较稀少、薄弱,由此而形成社会结构中较脆弱的层次之间的易断带。因此,一般认为,社会分层现象有降低社会整合度、引发社会冲突、妨碍社会良性运行的消极作用。
社会流动可以分为一生中的流动和代际流动,这两种流动都能有效地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一生中的流动意味着个人同原有社会地位相分离并同新的社会地位相结合。就个人来说,这种流动往往意味着个人人际接触界面的拓宽、人际关系网络的扩大。其社会意义在于:由于个人人际关系网络跨越了分层界线,使得参与流动的个人作为不同层次之间人际关系的交汇点而起到连接各层的纽带作用,使得他的个人交往具有各层之间交往的性质,从而拓宽了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代际流动意味着家庭中相邻的异代成员处于不同社会层次,使家庭内部的血缘关系变为社会层次之间的联结纽带,可以充分利用家庭所特具的凝聚力和整合性来弥合社会层次间的隔阂。此外,大范围的异向代际流动有可能促进各家庭之间相对平等的实现,进一步消除个人之间垂直差异带来的消极影响。
(3)合理流动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给社会系统注入活力,从而推动实现高水平的社会良胜运行
降低社会冲突所产生的内耗以及通过社会成员的广泛接触来提高社会整合程度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仅仅具备上述条件的社会还未必处于真正高水平的良性运行状态。社会良性运行意味着社会系统整体功能的不断提高,因此不仅需要各个组成要素的协调配合,同时还要求各要素具有充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而这种积极性取决于系统总目标与各要素切身利益的相关程度。
合理社会流动使得人们有可能通过改变自身地位来改善切身利益同社会总目标的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封闭式分层社会中地位差异抑制人的积极性这一弊端。在提供平等流动机会的社会中,分层地位的差异小仅不足为害,反而能有效地激发人们的内在潜能,能促使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才智,发展自己的个性。合理流动所带来的社会成员积极性的普遍高涨,对于实现以系统整体功能不断提高为特征的社会良性运行,无疑是必要的。
2. 简述初级群体衰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答案】(1)初级群体含义与功能。
①初级群体的含义
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②初级群体的功能主要包括:
a. 初级群体的正功能
第一,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
社会化是在人际互动中进行的,其基本内容包括促进社会成员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培养社会成员的生活技能,传递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初级群体内富于感情的人际关系和表现多种角色的人际交往,使其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能。
第二,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
初级群体在满足人们感情需要、减轻心理压力、防止人性异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三,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初级群体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在潜移默化中保存和传递社会文化的重要力量。初级群体的形式本身,也发挥着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功能。因此,初级群体自身的稳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
b. 初级群体的负功能
第一,从微观心理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
第二,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2)从初级群体日趋衰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来看,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
①积极的一面
a. 这种衰落有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
b. 初级群体的衰落,有可能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
c. 初级群体的衰落与初级关系的淡化,标志着人们更多地依靠正式分工及规章制度等次级关系来处理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
②消极的一面
a. 初级群体的衰落削弱了社会支持网络;
b. 初级群体的衰落也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
c. 初级群体的衰落带来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妨碍了人们的感情生活,人们的情感等精神需要难以得到有效满足,这成为现代社会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
3. 简述马克斯·韦伯划分的社会行动类型。
【答案】马克斯·韦伯划分出的基本行动类型是:下具理性类型、价值理性类型、传统类型和情感类型。这四种行动类型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是依据人们开展社会活动的根据不同作出的划分; 它们都在一定普遍性程度上概括了某些社会成员的行动方式,亦即不是少数个别人的个别主观性; 现实的社会行动不一定能作出这样严格的划分,但是它们可以为理解和把握纷繁复杂的社会行动提供一种分析模式。
(1)工具理性类型是对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手段、后果而做出筹划、思考和选择而采取的社会行动的概括。这种社会行动类型具有功利目的性、手段选择性、操作策划性、效果检测性等特点。具体地说,下具理性类型概括的是直接指向某种经过衡量和挑选的利益目标的社会行动,为了实现利益目标,行动者要对有可能实现目标的多种手段进行选择,并且选择过程及用被选手段开展实际操作时,都应当按照某种计量的规则进行系统的计划和调控。而且对第一次行动的结果,不仅要预测还要检测是否达到了预期日的。
(2)价值理性类型是超现实、超功利、指向某种不可选择目的的社会行动。与工具理性类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