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有学者说,1949年新中国制宪机关“是一个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的由若干阶级构成的混合主体”。此观点实际上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A .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确立
C . 工人阶级是人民政协的主体
D . 新民主主义国家性质的特征

据记载,1954年后中国立法工作显示出强劲的上升趋势,1958年立法达到24件,但立法工作在1959~1977年期间急剧下降,有10年的立法数量竟为0。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法律体系已经完备。 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社会对立法的需求不足。 1956年9月,刘少奇在“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材料观点表明() 1954年宪法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社会转型急需相应的法律做保障。 当时的民主制度缺乏法律依据。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 许崇德曾回忆说:“旧社会很多妇女都没有名字,只有‘李家„„’这样的称呼,在登记选民时,现场就起开了名字—‘你叫王亚美’„„”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妇女觉悟的落后。 民主政治不完善。 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民主选举不科学。 1949年4月,国共双方代表举行了北平谈判,当年一位参加谈判的工作人员回忆说:“当年谈判时的场面真是激动人心,给我的感觉并不像谈判,倒像是国民党受降的仪式。”导致此次谈判状态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党发动了反人民的内战。 B.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开始。 C.三大决战改变国共军事态势。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193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确定了西北苏区发展总方针,并成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西北军事委员会。此会议表明() 蒋介石加紧了对红军的军事围剿。 毛泽东成为事实上的中央领导核心。 工农红军基本上完成了战略转移。 工农红军为了抗日而进军西北地区。 有学者说,1949年新中国制宪机关“是一个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的由若干阶级构成的混合主体”。此观点实际上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