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牡丹江师范学院语言学概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腭化
【答案】腭化是语音同化现象的一种,指舌面音以外的辅音发音时因受高元音影响,舌位抬高,舌面靠近硬腭使发出的音成为舌面音或具有舌面音色彩的现象。腭化使气流通道变窄,增加擦音成份,塞音腭化后常带有塞擦音色彩。如北京话[n]、[l]等声母在高元音[i〕之前时,就会产生愕化现象。在历时平面,普通话的3个舌面音声母两套声母受高元音[iy]的影响而腭化演变来的。
2. 语音
【答案】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 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这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就是古汉语
和
二、简答题
3. 时; 体
【答案】时与体的联系和区别,具体表现为:
(1)联系
“时”和“体”都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
(2)区别
①“时”和“体”内涵不同
“时”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这时间往往以说话的时刻为准,分为现在、过去、未来。有些语言,动词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行为动作是发生在说话的时刻,还是在
,"1 wrote"(过去时),说话的时刻之前,或在说话的时刻之后。例如英语“I write"(我写,现在时)
"I will write"(将来时)。
而“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不同语言的体的范畴的表现各不一样。在俄语等斯拉夫语中,有完成体和未完成体的对立。完成体把行为状态作为整体表示,不再分析其内部的时间进展,而未完成体与前者相反,表示的是一个完整行为的一部
,"be+分。英语动词有普通体、进行体和完成体。动词的简单形式表示普通体(如“I write”我写)
动词的现在分词”表示进行体(如“I am writing")”“have+动词的过去分词”表示完成体(如“I have written")。
②“时”和“体”侧重点不同
“体”虽然也可以表示具体的话语情景和时间之间的联系,但它与时态的侧重点不同。“体”不具有指示性,不侧重于将它和动作、事件和状态从时间上固定下来,主要用来表示动作、事件或状态是否已经完成,或是在进行当中,亦或是二者的一个结合,即人们所说的完成进行。进行体着眼于被描述事件内部的进展情况,而完成体则关注被描述事件或动作、状态之间的一个先后顺序。
而“时”则是以动作发生的时间为参照的,侧重的是时间,而不是动作本身。根据时间可以分为过去时,进行时和将来时。
4. 换喻有几种类型? 请举例说明。
【答案】(1)换喻的类型
换喻主要是按照事物间的相关联系而形成的词义的演变,其常见的类型主要有:
①材料一物品。例如,英语的“pen ”本来是“羽毛”的意思,由于占代用羽毛蘸墨水写字,羽毛和书写工具经常联系,于是“pen ”增加了“笔”的意思。
②产品一地名。"china ”是“瓷器”的意思,由于古代中国的瓷器在外享誉盛名,因而后来用“China ”指中国。
③地名一部门代称。例如,中南海原是地名,后来由于国务院在此办公,则中南海就成为了国务院的部门代称。如“政策出不了中南海”等说法。
④部分一整体。例如,汉语中“口舌”是人体的器官,但后来抓俘虏也叫“捉舌头”。
,这是用制造的材料来指所制造的产品。⑤材料一产品。英语的glass (玻璃)可指“玻璃杯”
⑥地名一产品。汉语中的“茅台(酒)”因产地而得名。
5. 下面是汉语“差一点……”的一些例子:
A.
差一点打破了=差一点没打破
差一点离婚了=差一点没离婚
差一点打败了=差一点没打败
差一点淹死了=差一点没淹死
B.
差一点及格了≠差一点没及格
差一点中奖了≠差一点没中奖
差一点赶上了≠差点没赶上
差一点买着了≠差一点没买着
为什么人们在说A 和B 的句子时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
【答案】A 和B 表达的意思不同,主要跟差一点后面所跟的词语跟说话人的期望是否一致有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都是说话人不希望发生的。无论(1)A 组当中“打破、离婚、打败、淹死”
“差一点”后面跟的是肯定形式还是否定形式,都是表示否定的意思。
,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说话人希望发生的,如果(2)B 组当中“及格、中奖、赶上、买着”
“差一点”后面跟的是肯定形式,就表示肯定的意思,如果差一点后面跟的是否定的形式,就表示否定的意思。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跟人们的语言习惯有关。有此语言是矛盾的,但是人们已经习惯了那种形式,也不会做出改变。像“打扫卫生”之类的词语。“差一点”后面跟的词语,如果是说话人不期待的,无论肯定否定形式都是表示否定的意思,更大程度上跟人们的心理有关。
三、论述题
6. 双语和双方言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发展趋势?
【答案】(1)双语和双力一言的产生
(2)双语和双方言现象的发展趋势
①两种语言演变成为一种通用语言
随着两个社会或民族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双语和双方言的现象只是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这一现象继续向前发展,两种语言间的差异会减少,相似处会逐渐变多,最后,会逐渐演化成一种通用的语言。
②两种语言相互疏远
如果一段时间里,两个社会和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语言的接触的机会也会减少,两种语言之间的趋同演变就会降低。
③两种语言中优势语言替代另一种语言
如果两个相互接触的社会在发展上有差别,人口上有差异,那么优势语言就会取代弱势社会的语言,成为两个民族的共同语。
④一直保存着双语和双方言现象
两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一直处于均衡的接触中,则两种语言的共同使用的局面一直保持着,双语现象一直保留。
7. 论述语言是一个符号体系。
【答案】(1)语言具有符号的特征
①语言中的“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是符号的能指; “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是符号的所指。语言的音和义相结合共同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
②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是由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不同的语言也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代表相同的语义内容。
③语言符号具有稳定性。语音和语义一旦约定俗成以后就具有稳固性,不可随意改变。 (2)语言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符号系统
①语言符号是一个严密的系统,其组成是分层级的。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的结合体,而音自然处于最下层,音位是语音子系统的最小单位,音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更大的单位一一音节,属于语言系统的下层一一音系层。语素与语素组成的更大单位是形式和意义结合的语言符号,属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