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874设计概论(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技术美

【答案】技术美介于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主要指机械工业技术的美。技术美必须通过工艺材料、形式和功能三方面表现出来。

(1)工艺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材料的运用、加工技术。

工艺加工中对材料的运用不仅是实现了实用价值,同样也有助于技术美的确立。通过技术加工的劳动将材料中处于休眠状态的自然之美唤醒。

(2)技术美除表现在对材料的选择加工方面外,在物的形式方面还有更多的反映。

工艺技术对材料的加工本身就是以美为基础的,在加工的过程中遵循自然的内在规律,在艺术形式的构造上则是可以超越自然的。

(3)技术美具有很强的功能因素,而这种功能因素不仅与功能所体现所固有的有效价值或合目的性的价值相联系,而且一也与材料特征以及造物形式的感性因素相联系。

2. 设计管理

【答案】设计管理是对设计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是设计借鉴和利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设计本身进行的管理,即在设计范畴中所实施的管理。它涉及设计和管理两方面,设计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对象的限定。设计管理可指为制造商的设计工程管理,也可以理解为设计组织的团体管理; 此外,还可以将设计管理理解为设计中蕴含的管理思想,即从管理学的角度将设计理解成一种管理方式。管理是引导人力和物质资源进入动态的组织以达到组织日标的方式,对设计活动本身的组织与管理主要包括设计组织管理、设计程序管理、设计工程管理。

3. 数字化生存

【答案】美国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把信息时代称之为“数字化时代”“比特时代”,他指出,人类在数字化时代的生存是一种“数字化生存”。将越来越不需要仰赖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也就是说“工作和生活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地点”。数字化的科学技术将改变一切,创造一切,甚至连艺术的表现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已进入了一个艺术表现方式得以更生动和更具参与性的新时代。

4. 审美尺度

【答案】审美尺度,既是指艺术品在形象制作方面的规范或传统,也是指人内在的评判标准。

5. 失蜡法

【答案】失蜡法是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起源于焚失法,又称熔模法。其流程是

用蜡制成器形,后用泥填充加固,待干后倒入铜液,蜡受热后熔成液体流出,原来有蜡处即形成铸造物。用失蜡法铸造的青侗器花纹精巧细致,层次丰富,表面光滑,具有特殊的立体装饰效果,精度较高。代表青铜器有曾侯乙尊盘。

6. 艺术思维

【答案】艺术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包括灵感思维在内,是非连续的、跳跃性的思维。在对设计思维研究中,将灵感思维和形象思维一起合称艺术思维。艺术的思维方法则是综合的、直观的。艺术的形象思维主要用典型化、具象化的方式进行概括,用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工具去建构、解构,寻找和建立表达的完整形式。因此,艺术的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创造性和运动性的特征。

7. 设计的伦理道德

【答案】设计的伦理道德是指设计师要创造“真、善、美”的设计。优秀的设计是真、善、美统一的设计。真,在设计上首先表现为设计功能、结构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它真实体现设计的根本目的,也体现为对材料的合理使用等:善,既是一种合目的性、合理性,又是一种符合人类长远发展目标,完美地服务于人类思想的体现; 美,于设计而言,“真”和“善”都是一种美,真和善都是美的存在形态,真和善本身就是一种美。在设计上,要创造美的形式。

8. 设计美学

【答案】艺术设计美学是从审美的角度认识设计、理解设计的一个窗口,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艺术设计的所有领域,从产品到设计过程,设计方法; 从物的使用,消费到多种价值尤其是审美价值的获得。

二、简答题

9. 论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思想。

【答案】(1)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推行现代设计教育、有完整的设计教育宗旨和教学体系的学院,其创始人是德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皮鸟斯。包豪斯自创办至1933年被德国法西斯关闭,经历了短短的14年时间,期间三次迁校,由此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创办初的魏玛时期,德索时期,和柏林时期。校长分别是格罗皮乌斯、梅耶、密斯凡德罗。

(2)格罗皮乌斯办学思想的核心是坚持艺术与手工艺,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融合统一。在设计理念上,他提出三点:

①坚持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进行。

(3)在教学结构上,他实行了手工艺传授的师徒制与艺术训练的结合,即车间与教室的结合。

通过工艺技师的手工技术教育,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材料,工艺,肌理等技术和工艺的关系,加上工艺训练的创造性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统一、合理的设计教育模式,成为现代设计教育的一个重要经验。

10.简述设计的科技特征。

【答案】设计本质上属于科技活动,设计具有科技性,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的发展有赖于科技的进步。科技革命直接变更了设计的方式,工业革命后现代设计基本取代了传统手工艺设计,设计师也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确定下来。科技进步推动设计创新,信息时代的来临使设计与计算机紧密结合,开拓了设计领域。

(2)设计的发展依赖科学精神的指导。设计师需要以科学的客观分析为基础进行设计,保持理性主义精神,确保设计产品的可行性和合目的性。

(3)设计是科技物化的载体。科技是一种抽象的知识,产品设计使这种抽象的规律变为实在的产品,有利于科技的普及与发展。

11.现代技术与古典技术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案】(1)区别

①古典技术产生在自然的环境中,受制于自然所能提供的物质; 现代技术掌握着自然,环境被打上技术的烙印,而且人也从自然中分离出来。

②古典技术所掌握的材料是自然所能提供的,其造物的形式总与自然所赋予的形式相联系; 现代技术中人们选择材料,并将自然材料简化成小的成分,再植入想要的结构中,形式上尽量脱离自然所赋予的形式。

③在“能量”这类技术形式中,技术的早期主要是由动物和人类提供的托力和肌肉力量; 在现代,除自然风力、水力等之外,还有间接的原子能、太阳能等。

④古典技术的“形式赋予”是由人类所使用工具的金恩决定的; 现代人的技艺被融入机器中的技术装置中,使技术得以更新。

⑤在设计方面,古典技术的时代,设计与制作是一体的; 现代技术中,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过程而存在。

⑥与古典技术相比,现代技术依靠现代工作,在技术构形中除去人的因素,它借助技术措施提供的能量转换过程,有可能依照理论制造物品。这即是生产的“自动化”。

(2)联系

现代技术出自于古典技术,以科学为基础,与科学的结合统一是其最根本的特征。没有古典技术就没有科学,也就不可能有现代技术或者说技术的现代化。

12.请从设计史的角度批评包豪斯教育的局限性。

【答案】(1)过于强调冷漠的风格,忽视了人的心理需求,影响了人与产品之间的情感和谐,显得机械、呆板、缺乏人情味和历史感,受到“后现代主义”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