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834软件工程基础[专业硕士]之计算机网络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WWW 上每个网页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这些地址统称为( )。

A.IP 地址

B. 域名地址

C. 统一资源定位符

D.WWW 地址

【答案】C

【解析】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是用来表示从因特网上得到的资源位置和访问这些资源的方法。URL 给资源的位置提供一种抽象的识别方法,并用这种方法给资源定位。只要能够对资源定位,系统就可以对资源进行各种操作,如存取、更新、替换和查找其属性。

2. ARP 的功能是( )。

A. 根据IP 地址查询MAC 地址

B. 根据MAC 地址查询IP 地址

C. 根据域名查询IP 地址

D. 根据IP 地址查询域名

【答案】A

ARP :ARP 【解析】(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 )协议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将IP 地址解析到MAC

地址。ARP 请求分组是广播发送的,而ARP 响应分组是普通的单播。ARP 是一种用于将各种协议地址解析成物理地址的协议,因此报文格式中的两个长度字段分别指出后面各个地址字段的长度;硬件类型字段指出发送方物理网络类型(1代表以太网):协议类型字段指明发送方所请求解析的协议地址类型(0x0800代表IP 协议);操作字段指明报文的类型,1为ARP 请求,2为ARP 响应。

3. 在CSMA 控制方案中,介质的最大利用率取决于( )。

A. 帧的长度

B. 帧的内容

C. 帧的结构

D. 帧的类型

【答案】A

【解析】CSMA 协议的性能和帧的长度有关。帧长过长,造成结点监听到冲突时的等待时间过长,从而传输效率降低;帧长过短,帧的装载信息量下降,传输效率降低。

4. 与数据报服务相比,虚电路服务( )。

A. 能保证分组的顺序到达

B. 在传输数据前,收/发端需建立电路连接

C. 传输效率高

D. 每个分组必须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址

【答案】A

【解析】由于虚电路中所有分组经过相同的路由到达目的节点,所以能保证分组的顺序到达,A 项正确。虚电路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收/发端无需建立电路连接,B 项错。由于虚电路在建立连接时要增加额外开销,所以虚电路的传输效率未必比数据报高,C 项错。虚电路仅在建立连接时需要完整的目的地址,后继分组沿着已建立的虚电路到达目的主机,而无需进行路由选择,因此,后继分组无须有完整的目的地址,D 项错。

5. 分组交换方式是将长的报文分成若干较短的、有固定最大长度的分组。与报文的交换方式不同的是,分组交换方式有( )。

A. 报文头

B. 报文尾

C. 路由

D. 分组编号

【答案】D

【解析】报文交换方式的要求:在发送数据时,不管数据的长度是多少,都把它当作一个逻辑单元。分组交换的方式则不同,它限制数据的最大长度,发送节点将一个长报文分割成多个具有相同报文号和不同分组编号的分组,然后各分组可以按照不同的路径进行传输。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可能出现乱序丢失现象。当一个报文的所有分组全部到达目的节点时,将按分组编号重组以恢复原来的报文。

二、综合题

6.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

【答案】网络适配器的作用:进行数据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的转换,实现以太网协议,当适配器收到正确的帧时,它使用中断来通知该计算机并交付给协议栈中的网络层,当计算机要发送IP 数据报时,就由协议栈把IP 数据报向下交给适配器,组装成帧后发送到局域网,当适配器收到有差错的帧时,就把这个帧丢弃而不必通知计算机。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7. 为什么说UDP 是面向报文的,而TCP 是面向字节流的?

【答案】UDP 是面向报文的。发送方UDP 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IP 层。UDP 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接收方UDP 对IP 层交上来的UDP 用户数据报,在去除首部后就原封不动地交付上层的应用进程,一次交付一个完整的报文。

TCP 是面向字节流的。虽然应用程序和TCP 的交互是一次一个数据块,但TCP 把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数据仅仅看成是一连串的无结构的字节流,但接收方应用程序收到的字节流必须和发送方应用程序发出的字节流完全一样。

8. 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

【答案】根据公式

又由题意可知:

则有:

所以,可以获得80000比特/秒的数据率。

9. 在讨论服务质量时,管制、调度、呼叫接纳各表示什么意思?

【答案】(1)管制:使某个数据流不影响其他正常数据流在网络中通过的一种机制;

(2)调度:路由器的队列所采用的排队规则;

(3)呼叫接纳:数据流要预先声明它所需的服务质量,然后或者被准许进入网络,或者被拒绝进入网络。

10.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

(1)10cm (网络接口卡)

(2)100m (局域网)

(3)100km (城域网)

(4)5000km (广域网)

试计算当数据率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答案】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即为传播时延带宽积。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传播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x 数据率;

(1)

(2)

(3)

媒体长度1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