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822细胞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细胞质膜

【答案】

细胞质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质构成的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膜,又称细胞膜,厚约5〜l0rnn 。细胞质膜不仅是细胞结构的边界,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答案】的中文名称是酶联受体。通常与酶连接的细胞表面受体又称催化性受体,目前已知的酶联受体都是跨膜蛋白,当胞外信号(配体)与受体结合即激活受体胞内段的酶活性。主要包括①受体酪氨酸激酶;②受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③受体酪氨酸磷酸酯酶;④受体鸟苷酸环化酶;⑤酿氨酸蛋白激酶联系的受体。

3.

核仁组织区

【答案】位于细胞核特定染色体的次缢痕处,

是染色体中核糖体

位,可组织形成核仁,

不包括

4.

【答案】

导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非选择性的膜泡运输。其中

逃逸蛋白

包被膜泡在非选择性的批量运输中行使功能。

5.

检验点

【答案】

检验点

胞通过周期,

是控制

6.

信号转

【答案】

信号转导是指外界信号(如光、电、化学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引起胞内信使的浓度变化,进而导致细胞应答反应的一系列过程。又称限制点,指细胞对一些环境因素有一敏感点,可以限制细增殖的关键。的中文名称分别是包被膜泡

|包被膜泡。在膜泡运输中,网格蛋白包被膜泡介导选择性转运,而COP 蛋白包被膜泡介包被膜泡主要负责回收、转运内质网包被膜泡负责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在组成型分泌过程中

,基因。基因所在的部

7. ATP synthetase(ATPase )。

【答案】ATP synthetase 又称F 1-F 0-ATP 酶,广泛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异养菌和光合细菌中,是生物体能量转换的核心酶。该酶分别位于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膜或质膜上,是跨膜的通道蛋白,参与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在跨膜质子动力势的推动下,或者说在它的引导下,质

子通过膜来驱动从

和无机磷酸合成

8.

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技术

【答案】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技术是指是用激光作为荧光的激发光,首先通过显微装置对样品的不同层面进行扫描获得二维荧光影像,再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每一个图层的影像进行三维重建,而获得细胞的三维图像的一种显微技术。每一个图层的二维影像都相对比较清晰,是因为它采用了物镜和聚光镜共焦点的技术,使被选择的焦面发出的荧光聚焦成像,而焦面以外的漫射光被小孔阻挡,不能达到检测器成像。

二、选择题

9. —氧化氮受体是(

A.G 蛋白偶联受体

B. 鸟苷酸环化酶

C. 腺苷酸环化酶

D. 受体酪氨酸激酶

【答案】B

【解析】NO 是种可溶性气体,可作为局部介质在许多组织中发挥作用,靶细胞内可溶性鸟

苷酸环化酶的激活是NO 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

是( )。

)。10.绝大多数晡乳动物细胞中,

组成核糖体大亚基的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原核细胞核糖体大亚基的

小亚基

)。为

小亚基

为真核细胞核糖体大亚

11.下列分子哪些与细胞凋亡有关?(

A. 磷脂酰丝氨酸

B. 磷脂酰乙醇胺

C. 磷脂酰胆碱

D. 磷脂酰肌醇

【答案】A

【解析】当细胞凋亡时,膜内侧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到膜表面,胞膜结构仍然完整,最终可将凋亡细胞遗骸分割包裹为几个凋亡小体,无含容物外溢,因此不引起周围的炎症反应,凋亡小体可迅速被周围专职或非专职吞噬细胞吞噬。

12.下列选项中有关核被膜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双层核膜互相平行但不连续

B. 外核被膜可以看作是粗面内质网的一个特化区域

C. 内核膜无核糖体颗粒附着,但在其外表面有一层致密的纤维网络结构,即核纤层

D. 内核膜上有核纤层蛋白B 受体

【答案】C

【解析】内、外核膜常常在某些部位相互融合形成环状开口即核孔,因此双层核膜是不连续的;核纤层紧贴于内核膜的内表面,故C 项错误。

13.(多选)下列哪些因素可降低细胞膜的流动性?(

A. 脂肪酸链的长度増加

B. 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増加

C. 卵磷脂与鞘磷脂比例增加

D. 相变温度以上胆固醇含量増加

E. 相变温度以下胆固醇含量増加

【答案】AD

【解析】B 项,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増加,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加。C 项,卵磷脂与鞘磷脂比例増加,细胞膜流动性増加。E 项,相变温度以下胆固醇含量增加,细胞膜流动性増加。

14.细胞学说创建时提出( )。))。

A.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组成

B.—切动植物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C. 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D. 生物个体发育的过程就是细胞不断増殖和分化的连续过程

【答案】B

【解析】

细胞学说是

具是显微镜。1838

年于1838〜1839年提出的,其主要研究工发表了《植物发生论》指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1939年Schwann 发表了《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论文,指出动植物都是细胞的集合物。两人共同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就是著名的“细胞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