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院药学(医学高级)题库>医院药学综合知识和技能题库

问题:

[多选,X型题] 常见可致血清丙氨酸转移酶(简称ALT、GPT)升高的药物有()

A . A.四环素
B . B.酮康唑
C . C.阿昔洛韦
D . D.辛伐他汀
E . E.维生素D

下列选项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点() 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 粒红比值(2~4),1。 可见少量网状细胞和肥大细胞。 原始淋巴细胞占8%。 原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5%。 男性,70岁,面色苍白,乏力半年,腰痛1个月。查体:肝脾不大,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4.0×109/L,血小板70×109/L。尿蛋白(+++),腰椎X线片示骨质疏松和圆形穿凿样骨损害。最可能的诊断为() 类风湿关节炎。 急性白血病。 骨髓转移癌。 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机体清除血氨的主要途径应排除()。 可从皮肤通过汗液排泄。 血氨过高时可从肺部少量呼出。 尿素合成。 肾是排泄氨的主要场所。 脑、肝、肾等组织利用消耗氨以合成谷氨酸和谷氨酰胺。 降压反射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升高动脉血压。 维持动脉血压相对恒定。 减弱心血管活动。 加强心血管活动。 降低动脉血压。 图为胎儿鼻唇区显像,“+”处标出的为()。 鼻唇沟。 伪像。 右侧鼻孔。 唇裂。 以上都不是。 常见可致血清丙氨酸转移酶(简称ALT、GPT)升高的药物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可以使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GPT)活力上升(提高)的药物。这些药物对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可从ALT的升高来判断,也可以知道哪些药物对肝脏有损害,以便药学人员在用药安全指导上学到知识。①抗生素:四环素、利福平、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羧苄西林、氯唑西林、多黏菌素、头孢呋辛、头孢美唑、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拉氧头孢、头孢地嗪、伊米配能/西司他丁等均可引起AST或ALT升高,尤其是红霉素类的酯化物可致肝毒性。②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都可以使血清AST一过性升高;灰黄霉素大剂量时有肝毒性,酮唑偶可发生肝毒性。③抗病毒药:阿昔洛韦、泛昔洛韦可致ALT及AST升高。④血脂调节药:应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血脂调节药)连续1年以上者有2%~5%可观察到无症状的AST及ALT异常。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