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5岁。近一月来出现贫血,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发热伴鼻腔出血、齿龈出血10日。查体见皮肤弥漫淤点和大片淤斑;检验结果: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3.8×109/L,分类基本正常,血小板26×109/L;骨髓检查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幼稚细胞占85%,POX强阳性根据该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下列哪项与本病不符() A.最后诊断为M3型白血病并发DIC。 该型白血病对常用化疗药物敏感。 染色体检查有t(15;17)(q22;q12)。 特异性分子标志是PML-RARA融合基因。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
女,40岁。反复双下肢瘀点30天。骨髓象示红系细胞增生占40%,幼红细胞可见双核、多核及核质发育不平衡。粒细胞系增生,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为15%,部分细胞可见核分叶过多及胞质中颗粒减少,未见Auer小体。巨核细胞增生,可见小原巨核细胞及明显畸形的巨核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 MDS-RA。 MDS-RAS。 MDS-RAEB。 MDS-CMML。 MDS-RAEB-T。
高血压患者出现某些情况时,应考虑嗜铬细胞瘤的可能,这些情况包括() A.血压波动幅度大。 B.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控制理想。 C.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尤其伴心动过缓。 D.急进性高血压,伴视力及心功能减退。 E.伴有高血糖,白细胞计数增高以及发热等高代谢状态。
17-α-羟化酶缺乏症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 性不发育、原发性闭经。 高血钾。 高血压。 血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升高。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男,60岁。发热、消瘦1年。骨髓象示粒细胞系增生明显活跃,以多颗粒的异常早幼粒细胞为主,占有核细胞的38%。最可能的诊断是() AML-M1。 AML-M2。 AML-M3。 AML-M4。 AML-M5。
桂枝加芍药汤证中“腹满时痛”的机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