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商品
【答案】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第二,统一性。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 金融资本
【答案】金融资本是指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随着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发展,银行资本由集中走向垄断,工业垄断资本对银行的依赖增强,大银行同大企业的金融联系更加密切,形成了固定的关系。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
3. “两个必然”
【答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简称“两个必然,,)这一重要结论。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简称“两个决不会,,)这一重要思想。这两个著名的科学论断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
4. 垄断利润
【答案】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自己在社会生产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高额垄断利润一般是通过规定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价格以高于自由竟争条件下形成的平均利润率的“目标利润率”为中心来制定,这样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来操纵垄断价格,促使实际利润率和“目标利润率”趋于一致,就可以较有把握地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5. 社会主义民主
【答案】社会主义民主又称“无产阶级民主”,是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6. 共产主义
【答案】(1)共产主义是指通过消灭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去消除社会隔阂和阶级,以把全人类从压迫和贫困中解放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级制度、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
(2)共产主义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基本特征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简答题
7. 简述商品经济的一般属性。
【答案】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商品经济的一般属性包括:
(1)市场性
市场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只能通过把它们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交换才能得到实现; 并且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只有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交换成功,才能取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2)自发性
自发性是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相对独立性在市场关系中的必然表现。每个商品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根据市场需要和各自的利益,自动地独立进行生产和经济活动,从而使商品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变现为一个由内在利益机制推动的自行运行的经济过程。
(3)竞争性
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为获取更大的利益、争取有利的产销条件,必须进行市场竞争。商品及时的确定和实现过程,也就是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之间相互竞争的过程。
商品经济的市场性、自发性、竞争性,反映了商品经济运动的方向、运动的内在动力和运动的内在机制,它们共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8. 请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米社会的科学立场和力一法。
【答案】(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展望正是站在科学的立场上的。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方法:
①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
②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不是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进一步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以此作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
③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9.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答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但不论是什么样的联系,其根本内容都是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既对立又统一。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事物最普遍、最本质的联系,即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之问的联系,揭示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就从根本上阐明了联系和发展的实质。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关键。既然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联系和发展的实质,那么,它当然也贯穿于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之中。辩证法的诸对范畴,在本质上无一不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统一规律内在地把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联结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从而成为贯穿辩证法的中心线索。辩证法是永恒发展的科学,只有从对立统一中,才能了解发展的动力源泉、根本内容和实在过程; 才能从根本上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区别开来。
(3)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所谓认识世界归根到底是认识世界的矛盾,所谓改造世界归根到底是通过正确的方法来解决世界的矛盾,因此掌握了矛盾分析法就掌握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不仅为人们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而且也为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方法论在本质上是客观规律的主体化,是客观规律的主观应用。作为世界观,唯物辩证法就是关于世界的矛盾观。所以,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转化为认识方法,根本的就是矛盾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