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武汉纺织大学环境工程学院828环境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TCA 循环

【答案】TCA 循环又称三羧酸循环或柠檬酸循环,是指柠檬酸通过酶促反应途径,最后形成草酰乙酸,与丙酮酸持续转变成的乙酰辅酶A 生成柠檬酸,再进行新一轮的生物转化的循环途径。

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答案】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是指每千克干土中所含全部阳离子总量,

量的顺序为:表示。不同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不同。土壤质地越细,阳离子交换量越高。不同种类胶体的阳离子交换

3. 生物放大

【答案】生物放大是指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噬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生物放大的程度也用生物浓缩系数表示。生物放大的结果,可使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生物体内这种元素或物质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的浓度。

4. 二次污染物【答案】二次污染物又称继发性污染物,是指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在大气中有硫酸雾、硫酸盐、硝酸与硝酸盐、光化学氧化剂等,在水体和土壤中有重金属离子的络合物、农药及一些有机物经生物降解、光解、水解及氧化还原等化学作用的产物。

二、简答题

5. 简述DDT 的主要特性和在环境中迀移、转化与归趋的主要途径。【答案】(1)DDT 的主要特征

①热稳定性高,挥发性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和脂肪;

②在植物叶片中积累大,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③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在土壤中移动难;

④可发生生物降解,可分为还原氧化和脱氯化氢,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发生光解和光降解。

(2)DDT 迁移、转化、归趋主要途径

主要反应是脱去氯化氢生成DDE 。DDE 对昆虫和高等动物的毒性较低,几乎不为生物和环境所降解,因而DDE 是贮存在组织中的主要残留物。在生物系统中DDT 也可被还原脱氯而生成DDD , DDD 不如DDT 或DDE 稳定,而且是动物和环境中降解途径的第一步。DDT 在土壤环境中消失缓慢,一般情况下,约需10年。

6. 简述水体中的污染物的种类。

【答案】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可划分为:

(1)耗氧污染物;

(2)致病污染物;

(3)合成有机物;

(4)植物营养物;

(5)无机及矿物质;

(6)由土壤、岩石冲刷下来得沉积物;

(7)放射性物质;

(8)热污染。

7. 列出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类别。

【答案】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含碳有机物的总称。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和微生物残体。可以分为两大类:

(1)非腐殖物质

组成有机体的各种有机物,如蛋白质、糖、树脂、有机酸等。

(2)腐殖质的特殊有机物

不属于有机化学中的任何一类,包括腐殖酸、富里酸和腐黑物等。其中腐殖酸是指可溶于稀碱液但不溶于酸的部分;富里酸是可溶于酸又可溶于碱的部分;腐黑物是指不能被酸和碱提取的部分。

三、论述题

8. 绿色化学的12条原理及特点。

【答案】绿色化学的12条原理及特点如下:

(1)预防

防止产生废弃物比在它产生后再处理或清除更好。

(2)原子经济性

设计合成方法时,应尽可能使用于生产加工过程的材料都进入最后的产品中。

(3)无害(或少害)的化学合成

所设计的合成方法应该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小的或没有毒性。

(4)设计无危险的化学品

化学产品应该设计为使其有效地显示所期望的功能而毒性最小。

(5)安全的溶剂和助剂

所使用的辅助物质包括溶剂、分离试剂和其他物品,当使用时都应是无害的。

(6)设计要讲求能效

化学加工过程的能源要求应该考虑它们的环境的和经济的影响并应尽量节省。如果可能,合成方法应在室温和常压下进行。

(7)使用可再生的原料

当技术和经济上可行,原料和加工厂粗料都应可再生。

(8)减少衍生物

如果可能,尽量减少和避免利用衍生化反应。因为,此种步骤需要添加额外的试剂并且可能产生废弃物。

(9)催化作用

采用具有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比化学计量学的助剂要优越得多。

(10)设计要考虑降解

设计化学产品应使它们在功能终了时,分解为无害的降解产物并不在环境中长期存在。

(11)为了预防污染进行实时分析

需要进一步开发新的分析方法,使其可进行实时的生产过程监测并在有害物质形成之前予以控制。

(12)防止事故发生的固有安全化学

在化学过程中使用的物质和物质形态的选择,应使其尽可能地减少发生包括释放、爆炸以及着火等化学事故的潜在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