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口腔颌面专业实践能力题库

问题:

[单选]

男,3个月,昨日突然寒战、高热、哭闹、呕吐2次,并发现面部、眶下区红肿。检查见:患儿右侧面中份、眼睑周围水肿、充血,结膜外翻,眼球外突,右面部及上唇有少量斑疹,张口轻度受限,口腔上颌右侧前庭沟丰满,可见上腭黏膜散在溃疡。T39.2℃,R28次/分,P156次/分,WBC18×10L,中性粒细胞84%。

如该疾病诊断成立,继续发展常可造成()

A . 口底蜂窝织炎
B . 上颌骨大块坏死
C . 下颌骨小块坏死
D . 上颌骨小块坏死
E . 眼球后脓肿

男性,33岁,因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第7天切口无红肿、无脓性渗出,愈合基本满意。该切口愈合水平属于()。 Ⅰ类切口甲级愈合。 Ⅱ类切口甲级愈合。 Ⅱ类切口乙级愈合。 Ⅲ类切口甲级愈合。 Ⅲ类切口乙级愈合。 气滞血瘀的病证其脉象常见() 虚脉。 实脉。 紧脉。 迟脉。 涩脉。 男,3个月,昨日突然寒战、高热、哭闹、呕吐2次,并发现面部、眶下区红肿。检查见:患儿右侧面中份、眼睑周围水肿、充血,结膜外翻,眼球外突,右面部及上唇有少量斑疹,张口轻度受限,口腔上颌右侧前庭沟丰满,可见上腭黏膜散在溃疡。T39.2℃,R28次/分,P156次/分,WBC18×10L,中性粒细胞84%。 如诊断成立X线片上可查见阳性骨变化的时间是() 3~5天。 5~7天。 7~10天。 2周左右。 3周左右。 男,3个月,昨日突然寒战、高热、哭闹、呕吐2次,并发现面部、眶下区红肿。检查见:患儿右侧面中份、眼睑周围水肿、充血,结膜外翻,眼球外突,右面部及上唇有少量斑疹,张口轻度受限,口腔上颌右侧前庭沟丰满,可见上腭黏膜散在溃疡。T39.2℃,R28次/分,P156次/分,WBC18×10L,中性粒细胞84%。 该疾病治疗宜采用() 首先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无论有无脓肿首先切开引流。 手术摘除死骨。 首先给予大剂量激素治疗。 仅切开引流,加强冲洗换药。 男,3个月,昨日突然寒战、高热、哭闹、呕吐2次,并发现面部、眶下区红肿。检查见:患儿右侧面中份、眼睑周围水肿、充血,结膜外翻,眼球外突,右面部及上唇有少量斑疹,张口轻度受限,口腔上颌右侧前庭沟丰满,可见上腭黏膜散在溃疡。T39.2℃,R28次/分,P156次/分,WBC18×10L,中性粒细胞84%。 如果病程转入慢性期,局部处理应强调() 手术切除大块死骨。 局部加强冲洗,换药,死骨常可自行排出。 局部红外线理疗,促进炎症吸收。 不作局部处理,继续全身应用抗生素。 局部注射激素,以防瘢痕形成影响日后颌骨发育。

男,3个月,昨日突然寒战、高热、哭闹、呕吐2次,并发现面部、眶下区红肿。检查见:患儿右侧面中份、眼睑周围水肿、充血,结膜外翻,眼球外突,右面部及上唇有少量斑疹,张口轻度受限,口腔上颌右侧前庭沟丰满,可见上腭黏膜散在溃疡。T39.2℃,R28次/分,P156次/分,WBC18×10L,中性粒细胞84%。

如该疾病诊断成立,继续发展常可造成()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