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流行病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 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的主要实验室。 流行病学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预后的评价。 流行病学研究中主要使用临床诊治与统计学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可用于群体诊断。
女孩,12岁。4个月前开始双眼睑先后睁不开,视物成双,自觉休息后好转,未特殊治疗自行缓解。约7天前感冒后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近2天发音困难,憋气,咳嗽有痰。来院时体温38℃,神志不清,口唇、甲床稍有发绀,呼吸肌明显无力,痰量不多。该病例可能的诊断是() A.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重症肌无力。 急性脊髓炎。 脊髓空洞症。 病毒性脑炎。
患儿,女,3岁。因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腹泻2年,皮肤湿疹6个月就诊。血IgG低,IgA0.03g/L,IgM正常,唾液中未检到分泌型IgA。考虑诊断() A.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婴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X连锁IgM血症。 选择性IgA缺乏症。
张某,男,36岁。通宵不能入睡已3年,午后仅睡片刻,舌干,面目淡白,脉细数而涩。其治法是()。 A.固冲摄血,益气健脾。 调补心肾,涩精止遗。 镇心安神,清热养血。 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d,行走困难2d”于8月20日来诊。患者4d前发热,体温39.5℃,伴头痛、乏力、食欲下降,初以为患“感冒”,自服“感冒清”等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体温继续升高,最高达40.2℃。同时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并逐渐加重,以至于出现行走困难,由家属抬入病房。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关节炎”、“肝炎”及结核病等病史。查体:T40℃,P126次/min,R40次/min,BP100/66mmHg;急性病容;咽充血,结膜充血;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的淋巴结,轻压痛;肝肋下1cm,双肾区轻扣痛;双下肢小腿部肌肉明显压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痛,病理反射未引出。该患者治疗中出现上述病情变化的原因是()(提示:青霉素皮试(-),静脉滴注青霉素40万U,滴注完约4min时,患者突然出现寒战,体温迅速升高达40.9℃,并感心悸、气促;P153次/min,R40次/min,BP81/58mmHg。) A.感染性休克。 B.赫斯海默反应。 C.低血容量性休克。 D.青霉素变态反应。 E.心源性休克。 F.精神紧张。
患者,男,72岁,近2年来全身皮肤瘙痒不适,冬重夏轻,躯干四肢未见原发疹,多见抓痕、血痂、轻度苔藓化。伴头晕、失眠、多梦。舌红,苔薄,脉滑数。内治宜选用()。